开展法律援助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申长明)1月17日上午,我市召开“实事惠民生·干出‘新’精彩”2024年新乡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展法律援助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场。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该项民生实事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大司法行政”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一个统抓、五大职能”作用,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关键抓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用心用情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409件,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共出具法律意见2473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24年,市司法局被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法律援助已连续多年列为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市13个法律援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持续深化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护苗”“法律援助进高墙”“法援助残”“法援夕阳红护老显真情”等常态化宣传活动,其中在春节、“三八”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宣传65场,现场解答咨询50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品2.4万余份。注重精品案例示范宣传作用,4起案件获评全省法律援助精品案件和优秀案件。市司法局拍摄的法律援助宣传片《我在你身边》,获得全省首届法律援助短视频大赛三等奖,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2024年,市司法局进一步优化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平台建设,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向基层一线延伸拓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主动融入中原农谷发展大局,建成并投入运行中原农谷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中原农谷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了全市法律援助网络全面有效覆盖。成立“军人军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认真落实“政务下沉全城通办”工作要求,将包括“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事项在内的9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4个市辖区,群众可自主选择到就近的市辖区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市县法律援助中心13家、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150个、村(社区)法律援助便民点3779个,在妇联、残联、老龄委、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军分区和驻新部队、设法学专业的高校、驻新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部分律师事务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受理点,在全市各看守所、司法机关设立了法律援助值班室,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惠及全民”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在打造热线服务品牌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作用,设置6个固定坐席和2个机动坐席,实行热线接听峰谷管理,我市热线接通率和满意率持续位居全省先进水平。建立热线接听、工单办理、研判分析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对群众来电做到了简单事项即时服务、即刻办结,复杂事项首问负责、科室协同、跨区联动、限时办结。2024年,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7443人次,联动处置涉稳线索6起,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在提高服务企业质效方面,切实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和律师专业优势,不断优化法治体检服务工作。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在我市成立法律服务团队37个,参与律师190名。深入企业调研,通过组织座谈会、问卷调查,摸准民营企业法治需求。广泛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法律六进”等活动,定期为企业“一对一”开展培训讲座、提供法律咨询、审核企业合同和制度等法治体检服务,全面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企业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推动法律风险预防关口前移。同时,根据服务活动中开展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行业性、区域性民营企业法律意见建议,供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2024年,全市律师共服务“三个一批”项目所在企业235家,与53家市、县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实现了精准匹配、有效对接,有力提升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实效。

  “法治守护百姓平安福祉,护航企业稳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新乡司法行政将继续站位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办好民生实事的部署要求,立足职能定位,积极主动作为,持续提升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能力水平,用法治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实践贡献更大力量。”市司法局副局长耿梅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