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保障“菜篮子”供应

确保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崔敬)1月17日,记者了解到,为做好春节期间保供稳价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农业、商务、粮食、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完善调控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供应、促流通、稳预期、兜底线,切实保障“菜篮子”商品市场供给,更好满足群众节日需求,维护节日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平稳运行。

加强监测稳预期

  节日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及时启动重要民生商品应急价格监测,密切监测与群众生活和节日消费相关的41种民生商品的价格,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适时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及时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价格稳定。

  春节前,我市商务部门将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每日调度各大商超、农批市场民生商品价格及库存量,实时掌握商业库存及价格波动,发现供应短缺、价格异常波动等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供应稳定。

拓宽货源保供应

  我市指导企业有序加大进货量,提高在库储备量,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粮油加工、农产品批发零售、物流运输等市场主体保供作用。

  记者了解到,市信利达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动提高节前备货量,预计春节前日进货量将由平日每天300吨~500吨提升至每天600吨~800吨,更好满足节日消费需求;市牧绿蔬菜批发市场积极与合作社、产地等签订蔬菜购销协议,对市场内拉货备货积极性高的商户进行现金奖励,鼓励商户拓宽货源渠道,提高库存储备。

  宝龙永辉超市充分发挥全国采购、统一配送的渠道优势,有力保障节日供应,同时积极推广线上配送业务,配送范围辐射东区住宅密集区,线上线下协同销售,形成保供互补效应。

加强储备抓落实

  截至目前,我市粮油、猪肉、蔬菜、食盐等政府储备全部落实到位,确保紧急情形下能够迅速调用。其中,粮油储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小麦储备可保障全市90天消费需求,面粉可保障7天消费需求;与高金食品签订2025年度政府常规猪肉储备合同,足额落实我市储备任务,能够有效满足全市5天消费量;与牧绿、信利达农产品市场签订冬春蔬菜储备合同,当前在库蔬菜储备共计2770.6吨,可有效保障全市7天消费量。

开展农业指导保生产

  为积极应对低温天气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我市农业部门围绕防灾减灾、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稳定保供、产销对接等方面,科学制订应对寒潮天气稳产保供工作预案,深入基层开展现场指导,强化安全生产,科学防灾减灾,确保我市农副产品平稳有序生产。

  去年,我市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夏粮总产量同比增长5.9%,秋粮种植面积稳中略增;肉蛋奶总体供给充裕,相较于前一年同期,肉产量降幅收窄、蛋产量小幅上涨。农业生产稳定有序,为节日供应提供稳定基础。

强化监管稳市场

  春节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持续关注节假日期间米面油果蔬及文化娱乐、酒店住宿、交通运输等服务价格,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情况,提前识别、评估可能对市场秩序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

  我市将依法查处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组织开展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抽检,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切实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兜牢底线强保障

  此外,我市将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密切跟踪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达到联动机制启动条件,立即启动补贴发放程序,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发放时限,做到应补尽补、及时有效,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