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老手艺 深耕庭院“方寸地”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 崔敬)2月28日,记者走进封丘县王村乡杜庄村村民杜景文家中,院内摆满了用高粱秆扎成的粉皮帘子。一张张晶莹剔透的手工粉皮均匀、整齐地铺在帘子上晾晒,构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如图)。

  杜庄村制作粉皮历史悠久,至今已传承了数十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杜景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精选的优质绿豆取代红薯、马铃薯为原料,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豆粉皮。

  “虽然现在多数是由机器制作粉皮,但是在我这里,手工制作粉皮的技艺依然在传承。”杜景文骄傲地说,依靠一处庭院、三两口大锅、10余个粉皮帘子,就能制作出口感爽滑、韧性耐嚼、清香利口的手工绿豆粉皮。

  “我们跟县城的菜店、超市、火锅店都有合作。一年制作5000多公斤粉皮,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谈起收入,杜景文的脸上洋溢起满足的笑容。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如今,粉皮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杜景文个人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带动其他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做起了粉皮。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条“一村一品、特色富农”的产业兴村之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