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专场
6个“聚焦”促发展现代化延津建设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崔敬)3月19日上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津县专场上,延津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中耀以“凝心聚力谋跨越砥砺奋进谱新篇”为主题,介绍了该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当地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去年,延津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现代化延津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3.3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67亿元,同比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09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亿元。
聚焦项目攻坚主引擎,壮大实体经济,发展动能强劲有力。去年,延津县谋划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国债等上级资金项目162个,总投资225.7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8.16亿元,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1.87亿元。滚动实施开工一批项目37个,总投资154.5亿元。
当地投产一批项目21个,总投资122亿元。围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招商、突出以商招商、狠抓园区招商,共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141.7亿元。全县外贸出口总额2.36亿元,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聚焦深化改革主方向,延津县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管委会+公司”模式运转顺利,被评为省级“一星级开发区”。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015亩,盘活闲置用地10宗581亩,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化工园区成功通过省级认定,核定面积1.63平方公里。开发区规上企业数量达到105家,实现全口径税收3.2亿元,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去年,延津县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上线运行,12345公共服务热线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47万户。营商环境在省评考核中晋位升级,多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延津县加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31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1793万元,33家企业获批奖补资金1647万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2.6%,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43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8361万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等,当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聚焦城市更新主载体,延津县总投资2250万元的省道225城区段修复提升工程顺利完成,7个城区路口渠化改造投入使用,城市路网更加通畅,群众出行更加便捷。9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完工,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当地完成城区热力管网配套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明显提升。延津县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延津县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百乡千村”工程,新建26公里农村公路,总投资4169万元的3项拓宽改建工程如期完工通车,郑新快速路延津段顺利完工,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全市第一。当地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试运行,全县农村群众将饮上丹江水,城乡更加均衡协同发展。
聚焦现代农业主抓手,延津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基本建成,全县粮食收获面积133.5万亩,总产7.75亿公斤。高产攻关试验田单产875.2公斤,再次亮相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新榜单。推进9个产业项目建设,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此外,当地整治沟渠、整修机井、新硬化道路、铺设污水管网、规范弱电线路,全力打造和美乡村。
聚焦共同富裕主旋律,延津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和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相继建成,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卫生服务更加完善。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社会事业持续增强。
此外,聚焦安全发展主阵地,延津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44,居八县(市)第3位,生态治理加速推进。当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李中耀表示,延津县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