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区专场

“四新”大会战 再造新凤泉
凤泉区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 刘志松)3月20日下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凤泉区专场上,凤泉区委书记杨洁以“抢抓机遇借势借力加快建设全市北部生态新城和新北产业开发区”为主题,介绍了凤泉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凤泉区相关县级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4年,凤泉区以“工业上新、文旅出新、城市更新、乡村焕新”大会战为牵引,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再造一个新凤泉”实现新突破。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由全市靠后向全市前列迈进。其中,GDP增长5.1%,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居全市第5位,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居全市第5位,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居全市第5位,较2023年提升7个位次。

  产业转型成果显著。成功申报凤泉区先进制造业省级开发区,连片规划42平方公里的新北产业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113家,实现三年翻一番,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创历年新高,居全市第2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增数量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技术改造投资增速90.8%,居全市第2位。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891.52亩,退城(村)入园企业达37家,实现土地盘活、产业提升、税源增长、安全环保“一举多效”。

  项目建设有力有效。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19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争取上级资金10.7亿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居全市前列。“凤商回归”行动成效明显,“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成为企业家的新时尚,共签约华润医药等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142.7亿元,到位市外资金同比增长6.1%,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6%。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总体评价在全省54个市辖区前进4个位次,首次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

  文旅融合出新出彩。完成“十里文化长廊”规划编制,谋划推进“六园一场”(市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公园、体育公园、东湖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场)、五陵文旅小镇、花巷里文旅古城、白鹭化纤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开展潞王陵“樱花牡丹节”、露营基地“萤火虫音乐节”、张门“葡萄节”等系列文旅活动8场,被CCTV、央广网、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举办2024年全国掷球俱乐部联赛活动、河南省“三山同登”健身大会、河南省“行走是吾乡”自行车赛等国家、省、市级体育赛事活动8场,环凤凰山自行车骑行赛道入选河南省最佳骑行线路,树立凤凰山运动IP新形象。评选“凤泉名店”10家、“凤泉名小吃”10家、“凤泉名菜”20道、“凤泉特产”20个,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0.1%、98.2%。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完成排水管网铺设12.6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实现主干道道路提升、雨污分流、绿化美化全覆盖;总户数5226户的白鹭社区、市场街周边、电力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全区38个村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24个村已初具规模,口口妙食品、张门葡萄、闫庄奶牛、南鲁堡草莓等特色产业形成品牌引流效应,成功承办新乡市首届“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暨农产品展销会。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空气质量同比变化率、空气质量综合考核、PM10同比变化率均居全市七个区第1位。连续7年获得新乡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优秀单位”称号,与6所省、市名校(园)合作办学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全覆盖,2024年中考成绩突出。深化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分级协同医疗联合体工作成效位于全市前列,总投资7.5亿元的新乡黄塔骨伤医院、2.7亿元的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完成主体建设,1.5亿元的长春康颐养中心签约落位,加快打造新乡“康养谷”。惠民惠农“一卡通”管理工作荣获全省社保卡占比先进县区。应急管理、食品安全、信访稳定等工作荣获省、市先进荣誉称号,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