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新帮办”一天解决三十年前难题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李蕊)3月21日,市民王先生将一面写有“优质服务暖民心,尽职尽责解民忧”的锦旗送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松手中,感谢他为自己找回了“丢失”的社保记录。
原来,临近退休的王先生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自己1995年至1997年社保记录存在断档,但是他清晰地记得自己早些年已经办理过补缴手续。因为年代久远,票据遗失,在窗口又查询不到相关信息,这导致王先生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面临障碍。王先生在多次自行求证未果后,找到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放新帮办”团队的刘松。
了解情况后,刘松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对社保政策的了解,敏锐地判断,可能是系统信息录入出现问题或多次系统更换导致信息丢失。刘松一边安抚王先生,一边迅速展开行动。他先与窗口工作人员沟通,开具财务票据查询单,随后陪同王先生前往财务科查找历史票据档案。面对堆积如山的票据存根,刘松采用“业务办理单倒查法”,终于在泛黄的票据堆中锁定王先生在2001年的补缴凭证。随后,刘松与后台科室人员联系,将票据信息提交,并全程跟进系统信息的更正与补充工作。在他的多方沟通协调下,王先生的社保缴费记录得以完整修复,确保了后续退休手续的顺利推进。
“本以为要跑断腿的事,没想到在帮办队员手里只用一天时间就迎刃而解。‘放新帮办’让我真切感受到,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王先生感动地说。
这单历时近一天的“档案追踪”事件,不仅保证了王先生顺利退休,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政务服务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放新帮办”品牌,组建专业化帮办队伍,按照“服务前置、主动靠前、精准帮扶”的原则,积极开展帮办服务。该中心通过培养更多“刘松式”帮办专员,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问需,将群众跑腿转化为数据跑路,让“疑难杂症”在专业帮办中消弭,使急难愁盼在暖心服务里化解。这种“向前一步”的服务理念,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更让群众在“关键小事”中感受到政府的为民初心,真正实现了“小窗口彰显大民生,微服务传递大温暖”的政务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