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不当,你可能就“摊上事儿了”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市民在牧野广场放风筝

□策划杨维捷记者李蕊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眼下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在我市的一些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放风筝市民的身影。可是你知道吗?放风筝存在着安全隐患,也不是哪里都能放风筝,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事儿”。

纤细风筝线是伤人“利刃”

  放风筝是踏青活动中广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看似轻盈的风筝线却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路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惨被“割喉”。市民王女士的脖子处至今还留有一道疤。原来,几年前的一天下午,王女士骑着单车行驶在广场的绿道上,正走着,突然感觉眼前有一条线,虽然她很快采取了刹车措施,但还是来不及了,她的脖子被风筝线“割”到了,后来虽然伤口愈合了,但还是留下了难看的疤痕。

  无独有偶,7岁的轩轩(化名)膝盖上有一个疤痕,那是前年,他在爸爸的陪伴下来到公园游玩,活泼好动的轩轩和爸爸比赛跑步,正跑着,爸爸发现有一根风筝线“横”在眼前,他连忙叫住轩轩,听到爸爸的呼喊声,轩轩赶忙躲避,但是不慎摔倒在地,磕破了裤子,膝盖也受伤了,后来就留下了这个疤痕。“幸亏是磕到膝盖,要是划伤脖子,更危险。”轩轩爸爸说。

各地均有风筝线伤人事件

  在网页上搜索关键词“风筝线伤人”,网络会给出很多地方出现的案例。

  在广东深圳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游玩时,7岁女孩儿被风筝线割伤脖子;广东东莞的于先生在骑单车时遭路边风筝线割伤脖子;河南安阳17岁男孩骑车去图书馆突然被横在路上的风筝线割伤了脖子,伤口处被缝了21针,触目惊心;江苏泰州,一男子骑摩托车时遭遇风筝线“割喉”,万幸男子提前刹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四川成都一网友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了视频,他正骑着单车,眼前隐约出现了一根风筝线,他赶忙减速,并提醒对向驶来的其他骑行者注意安全,但他还是被这个线刮倒在地,风筝线不仅割破了他的头盔,还深深嵌入其中,不少网友留言感叹,“幸好戴了头盔”;有网友发布孩子被风筝线割伤的图片,伤痕距离眼睛不到1厘米;有网友发布了手上留下的5厘米疤痕;有网友表示,他的汽车后视镜曾经被风筝线拦腰直接割断;还有网友表示,孩子被风筝线绊倒,磕掉了门牙......

风筝线的杀伤力

  牧野广场上一卖风筝的摊主介绍,目前,市面上一般使用的风筝线是腈纶、丙纶材质,这些线直径0.2毫米左右,以白色、灰色为主,半透明。如此纤细柔软的风筝线究竟有多大伤害力?据了解,消防部门曾专门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风筝放飞,消防员戴好手套,握住香蕉一头,斜角度划过风筝线,一瞬间,香蕉就被切成了两截。接着消防员用苹果做实验,同样被切成了两半。最后,消防员将一块猪肉缠绕在风筝线上,通过风筝线的拉扯,猪肉也很快被切成了两半。风筝是依靠空气流动力来飞翔,越到高空,空气的流动力就越大,这股力量会使小小的风筝线变成危险的空中“利刃”,此时,绷紧的风筝线比刀都快,所以说风筝线就像一把“隐形刀”。

放风筝不当要承担法律责任

  现实生活中,不乏风筝线意外将人割成重伤甚至造成死亡的案例。那么放风筝不当,将触及哪些法律“雷区”呢?律师高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放风筝导致他人受伤,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来看,只要放风筝者具有过错,即便其仅具有过失,放风筝者也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等的规定,以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损失等,也可能要赔偿其精神损害。“从刑事责任的角度来看,如果放风筝者因为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放风筝者因为过失导致他人重伤,则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高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仅如此,高祥还表示,如果因为放风筝,导致公共设施受损的,很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对此,要考虑公共设施的类型,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承担责任。例如,如果放风筝导致电力设施受损,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

放风筝的正确姿势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自己或他人被风筝线所伤呢?

  放风筝时要选择宽敞的非交通道路,注意周围地面情况,事先观察好运动范围内的建筑物情况,因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总是在倒着走,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摔伤;放风筝时要留意天气变化,遇到雷雨天气应马上停止;儿童放风筝要选择小型风筝,有大人看护;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电线,防止因风筝与电线接触发生触电事件,要尽量保持风筝的干爽,如果挂在电线上不要贸然去取,防止触电和摔伤;由于风筝运动的特性,需要长时间仰头,同一个姿势要保持较长时间,因此提醒市民在参与此项运动时尽量避免突然转头,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运动的时间长短;如果风筝线离自己越来越近时,迅速向反方向躲开,避免颈部、面部和手指接触风筝线导致受伤;注意环境的选择;风筝爱好者应选择颜色醒目、辨识度高的风筝线,在放飞及收线时注意来往路人及车辆。总之,放风筝应尽量选择空旷人少的场地。放风筝有禁区

  其实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地方是不允许放风筝的。那么法律规定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放风筝的呢?需要明确的是,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地区而异,且涉及多个法律法规。一般来说,禁止放风筝的地方通常出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机场及航空管制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是严格禁止放风筝的。因为风筝可能干扰飞机的正常起降,危及航空安全。

  具体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从事饲养、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

  高铁沿线附近风筝一旦搭挂接触网,就有可能导致接触网跳闸,一旦跳闸,就会影响高铁正点运行。为确保旅客列车安全畅通,铁路部门日常通过机车添乘、无人机巡航和北斗高分智能遥感系统等手段检查监测铁路周边环境,同时不间断宣传提醒市民在高铁沿线禁放风筝。

  具体条款铁路部门提示,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如违反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电力设施附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相关规定,禁止在电力线路附近放风筝。因为风筝可能缠绕在电线上,导致电力设施损坏或引发触电事故。

  具体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同时,风筝等飞行物体也被视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

  人员密集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广场等,在特定情况下可能禁止放风筝,以防止风筝线割伤人员或引发其他安全事故。

  具体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虽然此条款未直接提及风筝,但风筝线等障碍物可能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行动。

  其他特定区域根据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或通告,还可能存在其他特定区域禁止放风筝,如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附近、政府办公区、军事禁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