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里接住生活的光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石闯(郑州市)

  清晨六点,城市尚在薄雾中舒展筋骨,有人已推开窗棂接住了第一缕晨光。“须得在六点左右起床的人才会拥有清晨。接了太阳,一天的事情就有了光。”绘本画家、被年轻人誉为“宝藏奶奶”的蔡皋在《一蔸雨水一蔸禾》里落下的这句箴言,如投入心湖的石子,漾起层层涟漪。

  那么,问题来了,你每天早晨一般是几点起床呢?

  拿我自己来说,清晨6点50分准时与闹钟达成默契。送罢孩子,或驾车或骑行或搭乘地铁,8点半总能在办公桌前落座。偶有6点即起的日子,或执一卷书在飘窗静读,或换上跑鞋踏响晨露。

可回望20多岁的单身时光,却是另一番光景,一个个晨光总被揉碎在揉皱的床单里。无需坐班,不用打卡,生活作息随工作节奏颠倒:暮色四合时伏案赶稿,键盘声常与星月相伴,八九点钟收工已是早的,十一二点杀青亦不稀奇。

  “新闻不过夜”,赶在时效前上传稿件后,常常忍不住用宵夜慰藉疲惫,或在网络世界漫游至更深的夜。如此循环往复,自然要到上午10点左右才能从被窝里挣扎起身——说是挣扎,其实更像被生活拽起的无奈。

  “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古训,在那些年里成了镜花水月,错过的不仅是早餐的热气,更是清晨独有的清新。

  梁实秋先生那句“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做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初读如芒在背,细品方懂其中刀锋,简直醍醐灌顶——早起不仅是生活习惯的选择,更是对自我的管理与对时光的尊重。

  如今终于明白,真正叫醒我们的从来不是刺耳的闹铃,而是心底未熄的火种。当第一缕金线穿透云层,推窗的刹那,掌心便盛满了时光的馈赠,仿佛也接住了生活的万千可能。那些年错失的朝霞,此刻都化作笔尖的墨,在晨光里洇开成工整的楷书:每个与黎明相拥的日子,都是向光阴赎回的契约。

  这或许就是晨光的魔法:它不仅照亮世界,更照亮我们走向更好自己的道路。每一个愿意与清晨相拥的人,终将在时光的碾磨中,看见生活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