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全文复制
周在俭的奋斗与乡愁之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周在俭,男,汉族,1971年出生于辉县市峪河镇一街村,现任北京中科国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新乡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
□记者刘志松通讯员张志伟
在北京朝阳区繁华的街道旁,矗立着北京中科国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大楼。公司董事长周在俭,这位从辉县市走出去的企业家,目光望向远方,思绪却常常飘回故乡那片热土。
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对于周在俭来说,北京,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都市,既是实现梦想的舞台,也是历经艰辛的战场。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成为横亘在周在俭面前的巨大障碍。为了筹集资金,他四处奔走,穿梭在各类商业洽谈会与投资论坛。他像一位孤独的行者,在商业的沙漠中苦苦寻觅着绿洲。每一次与潜在投资者的会面,他都倾尽全力介绍公司的业务模式、发展前景和团队优势。然而,迎接他的往往是质疑与拒绝。有一次,为了一次关键的会面,他精心筹备了整整一周,反复雕琢商业计划,仔细打磨演示文稿。可在会面时,还是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但周在俭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容应答。尽管这次会面没有立刻带来投资,但他坚韧不拔的态度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超想象,老牌检测企业早已瓜分了大部分市场,他们拥有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客户资源。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在俭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从一个个微小的项目做起。他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唯有以优质的服务和精准的检测才能站稳脚跟。每承接一个项目,他和团队都全力以赴,将客户满意度视为最高标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他不仅要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从人才招聘、培训到制度建设,都亲力亲为,还要与员工并肩作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争取大型建筑工程检测项目时,周在俭和团队更是像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他们日夜鏖战。办公室成了临时战场,资料堆积如山,数据在屏幕上不断闪烁,泡面成了充饥的常态。连续几周无休,身心俱疲,但周在俭心中的信念始终坚定,他发誓一定要拿下项目。那段时间,他常常忙到错过饭点,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累得瘫倒在床上。孤独与压力如影随形,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知道,梦想就在前方,唯有咬牙坚持,才能在磨砺中不断成长。
公司员工对周在俭充满敬佩与感激。一位员工回忆道:“周总就是我们的主心骨。面对困难项目,他总是冲锋在前,给我们无穷力量。”
从艰辛求学到专业精进
周在俭的奋斗之路,要从他的成长原点——辉县市峪河镇一街村说起。在那里,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温暖。父亲远在北京工作,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团聚,母亲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与兄姐相伴的日子简单而质朴。然而,由于户口问题,周在俭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坎坷,如同候鸟迁徙一般,在北京与辉县之间往返奔波。
在老家,承载着他无尽的亲情与欢笑。母亲的慈爱、兄姐的呵护,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他的心田。但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从小学起,他就踏上了北京求学的旅程。“儿时京豫辗转求学,其间辛苦难以言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坐车来回穿梭,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对未知的憧憬,又有对离别和陌生的惶恐。但我明白,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些奔波的岁月,铸就了我独立、坚韧的品格,也让我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遇。”周在俭表示。
高中毕业后,周在俭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建工党校,并取得本科学历。后来,他踏入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中心试验室,开启在建筑检测领域的征程。
在北京某大型商场建设项目中,工期紧迫,材料质量要求极高。周在俭带领团队迅速搭建起试验室检测区域,各类仪器设备准备就绪。他亲自带领成员对每一批入场材料进行精细检测,从水泥标号到钢筋强度,从装饰材料环保指标到细微瑕疵,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每天面对海量的数据和样本,他们反复测试、深入分析、仔细比对。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和及时,周在俭常常废寝忘食,在试验室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他亲自观察检测流程,严谨记录数据,与团队共同商讨解决疑难问题。最终,商场顺利竣工,并且多年来从未因材料质量出现安全隐患。周在俭和他的团队也因此声名远扬,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赞誉。
在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20年里,周在俭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检测员,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团队领导者。后来,公司迎来改革浪潮,周在俭毅然决定迎接新的挑战,转投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新的环境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他还参与了多项新型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的研究制定,与行业精英交流切磋,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为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周在俭创立北京中科国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筹集困难,市场开拓艰难,但他怀揣着宣传资料,像一名推销员一样,逐户拜访潜在客户。尽管遭遇了无数次冷遇,但他信念坚定,从未放弃。
以实际行动反哺家乡
在京城打拼多年,周在俭心中始终有一片属于家乡的温暖角落。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自己的老家。那里的山水田园、亲邻故友,都深深牵挂着他的心。
周在俭积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他深入研究家乡的产业政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为家乡引入了多个项目,为家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凭借出色的能力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周在俭加入北京新乡企业商会,任常务副会长。自那以后,他与家乡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紧密。在家乡的招商活动中,他主动承担起外联任务,广泛邀请潜在合作伙伴,精心筹备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家乡在北京举办的多项活动中,都能看到周在俭忙碌的身影。在辉县籍在京大学生见面座谈会上,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为学子们传授经验和智慧,点燃了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辉县市在京流动党支部启动仪式上,他积极助力,凝聚党员力量,为加强党组织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期,周在俭邀请首都医院专家与商会领导合作,为家乡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家乡的医疗条件。在商会平台上,他大力宣传家乡,精心制作宣传资料,展示家乡的旅游风光、特色特产和医药资源,为家乡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周在俭在他乡拼搏的道路上饱经风雨,但他始终将对家乡的深情铭记于心。他的故事,是众多游子奋斗与情怀的缩影。在逐梦的旅程中,他心怀感恩,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诠释着对故土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