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通道断亲情 法官调解续和睦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申长明 通讯员王魁子
家住卫滨区的郜某和叔伯兄弟两人因为在老宅基地上盖房预留通道问题发生纠纷反目成仇,几乎动手。8月13日,记者从卫滨区人民法院了解到,经过法官的现场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因预留通道问题叔伯兄弟起纠纷
几十年前,郜某的爷爷亲手为两个儿子划分的土地。几十年后,两兄弟的儿子们却为了一米通道反目成仇!测量现场火药味十足。这对叔伯兄弟,在自家门前因宅基地通道问题吵得不可开交。郜某欲在父亲留下的老宅基地上盖房,其叔伯兄弟坚决阻拦:“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没留足一米通道,休想动工!”当年划分的土地,这本该是亲情纽带,如今却成了导火索,协商未果,郜某将叔伯兄弟告上法庭。
考虑到纠纷的特殊性,卫滨区人民法院田新萍团队没有“坐堂问案”,而是利用周末驱车进村。在测量现场,郜某兄弟俩各执一词,情绪激动,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法官一边安抚,一边严谨测量,测量结果所有人大吃一惊,问题不在郜某的新房规划,而是其叔伯兄弟十几年前翻建时“越界”多占了一米。
法理交融破僵局
真相大白,困局犹存。郜某的叔伯兄弟房子已建多年,若强拆恢复一米通道,代价巨大,田新萍法官未简单判决,而是将兄弟俩请进了村委会和事厅,对双方从亲情到法理,耐心讲道理进行调解。
田新萍告知二人,经过勘察,留80厘米通道,完全满足日常通行和搬运需求,安全合规。郜某能顺利建房,其叔伯兄弟也无需拆房。这80厘米,是通道,也是兄弟俩和睦的基础。最后,郜某叔伯兄弟承诺不再阻挠郜某建房,双方共同确认,留出80厘米通道。原告郜某当场表示:“法官,我们和解了,我申请撤诉!”这对反目的兄弟握手言和。
采访感言
这起案件,争的是不到一米的通道,断的是一世兄弟情。处理农村宅基地纠纷,作为法官既要坚守法律底线,也要深谙乡土人情。
坐堂易断边界,下沉方解心结。法官通过实地勘察、耐心调解,在法理框架内寻求兼顾情理的柔性方案,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守护了乡村最宝贵的和谐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