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120”的坚守:

两场疾速的生命接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 刘志松

  8月20日大清早,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辉县市三郊口卫生院院长张记龙,用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向刚刚过去的中国医师节致敬。

  20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南寨镇三郊口卫生院的宁静。4公里外雁翅口村的65岁村民申分元突发胸痛,浑身大汗,情况危急。张记龙立即安排救护车将其接至卫生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心梗!

  “必须马上转院!”张记龙当即做出判断。得知患者亲属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工作,他立即与新乡市知名心血管专家、市二院院长闫吉霞联系,请求紧急支援。

  山区卫生院条件有限,没有专职救护车司机,会开车的收费员因值班无法离开。时间就是生命!正患感冒的张记龙毫不犹豫地跳上驾驶座,亲自护送患者转院。

  8点58分,救护车在蜿蜒的太行山路上疾驰。张记龙一边谨慎驾驶,一边安抚患者。9点30分,车辆顺利抵达辉县市三庆桥,与前来接应的市二院救护车完成交接。通过市二院胸痛中心高鹏团队开启的绿色通道,直接入导管室,患者很快成功接受冠脉介入手术,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位大山里的健康守护者疲惫不堪。卫生院的护士告诉记者:“张院长最近劳累过度,感冒咳嗽得很厉害,却仍然坚持在岗。”

  面对采访,张记龙只是在电话里朴实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记龙的忙碌还不止于此。就在8月16日,他还带领团队与市二院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了一名在未开发景区跌落受伤的驴友。

  当时,伤者右小腿开放性骨折,伤处肿胀淤血,情况危急。张记龙接到救援电话后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向事发地进发。“那里根本没有路,有些地方坡度超过60度。”张记龙他们凭借丰富的山区救援经验,终于找到了伤者。

  现场环境极其恶劣,陡峭的山崖上荆棘密布。张记龙团队迅速对伤者进行创面清理、手法复位,并用树枝和绷带制作临时夹板固定。“抬也要抬出去!”在张记龙的鼓励下,医护人员用担架抬着伤者,在山崖间艰难前行。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转运,医护人员终于将伤者抬到能行车的山路上。此时,市二院的救护车已在等候。院长助理、骨科主任马传飞带领团队第一时间为伤员实施救治。经诊断,伤者为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挫伤。目前,伤者已接受手术,正在康复中。山上一棵松”的张记龙,已在太行山间默默守护群众健康30年。他与市二院的医护人员一起,用一场场生命接力诠释了医者仁心。

  8月21日,两名获救者及其家属向这些医护人员表示了由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