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名准大学生领到110余万元助学金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 陈曙光)8月21日下午,河南矿山集团(以下简称河南矿山)智能产业园内,一场持续了22年的捐资助学活动如期举行。河南矿山创始人、党委书记崔培军亲手将助学金交到319名学子手中。今年,河南矿山再度拿出127万元助学基金,其中现场发放110余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其余资金奖励魏庄街道中心学校的优秀教师。
活动现场没有华丽的布置,只有一张铺满现金的长桌。崔培军站在桌前,亲自将助学金递到学生手中。“这份助学金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鼓舞。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受助学生代表李莎莎激动地说,将来她要用自己所学回馈社会,传递大爱。
“我们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同学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勇敢追逐梦想。”崔培军特别鼓励学生“走出去”,他说:“孩子们走得越远,说明能力越强。希望他们能为国家多作贡献,只要不忘家乡就好。”
这份延续22年的善举,源于2003年一个偶然的相遇。当时,崔培军的企业刚创办第二年,一名考上郑州大学的高中生因家境贫困来到厂里找工作。有着相似经历的崔培军当即决定资助她上学。“绝不能让自己的遗憾,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个承诺,他坚守了22年。
自2004年创立助学基金以来,河南矿山已累计发放助学金3500余万元,成功帮助4800余名困境学生圆梦大学。22年来,崔培军始终坚持亲自发放助学金,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他独特的教育理念是:只资助第一学年,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后续学业。“这样既避免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又能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崔培军表示。
这位被誉为“最爱发钱的老板”的企业家,其管理理念与慈善事业一脉相承。公司注重员工福利,在业内传为佳话。“不要给员工画饼,把该发的钱发到位比空话强得多”是崔培军的口头禅。
22年如一日,崔培军坚守“公司再困难也要资助学生”的承诺。没有繁琐流程,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这份直接抵达的善意,正在中原大地悄然生根发芽,改变着越来越多学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