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映日铺“锦绣”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崔敬)8月20日,在封丘县王村乡牛厂村的棉花田里,枝叶间缀满饱满的棉桃。这生机勃勃的场景,正是当地依托棉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动写照。
洁白的棉絮是纺织工业的优质原料,饱满的棉籽可榨取食用植物油,加工后的棉饼成为畜牧养殖的高蛋白饲料,就连修剪下的枝杈也能作为新能源电厂的生物质燃料。多重效益叠加,再加上上级奖补政策的扶持引导,棉花种植正成为王村乡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
作为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优势作物,棉花的全产业链价值被充分挖掘。为让棉田结出致富果,当地持续推广抗病毒新品种,实现亩产与品质双提升。
针对棉花喜光、通风的生长特性,当地引导群众利用地边、路边、沟边等低产地块种植,让“边角地”变身“高产田”,既激活了低效土地,又拓宽了增收渠道。“一亩棉田综合收益比种普通作物高不少,政策还有补贴,咱种地的劲头更足了!”村民王快娣算起了增收账。
近年来,王村乡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效益带动,推广种植棉花近千亩,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富一方”的联动效应,棉花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