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抢黄灯”,行走更从容、更安全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众所周知,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亮时表示禁止通行,绿灯亮时表示准许通行。黄灯是一种过度性信号灯,起到的是警示作用,提示交通参与者信号灯即将转换。
然而,有些人为了赶时间而“抢黄灯”,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欲速则不达”,“抢黄灯”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交通安全隐患。
在一个交叉路口,当黄灯亮起时,一个骑电动车的男子加速驶来“抢黄灯”。可能是“慌不择路”,男子“自摔”在地。好在摔得不算严重,没有对男子造成大的伤害。
对此,其他路人议论纷纷,都认为这起小事故是因为男子“抢黄灯”造成的,男子只能自担其责。
其实,这只是“抢黄灯”的一个小镜头,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对交通状况有所了解。经过交叉路口,当黄灯亮起时,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人大老远就开始加速“抢黄灯”。
特别是上下班、上下学那个时间段,一些人怕迟到,看到黄灯亮起时不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而是加速通过,这种“抢黄灯”的行为,让当事人“步步惊心“,目睹者触目惊心。
客观而言,一般情况下,有些人“抢黄灯”时侥幸安全通过,没有引发交通事故。
不容忽视的是,因为道路上的交通状况比较复杂,一旦遇到突发的意外情况,“抢黄灯”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从而引发了一些交通事故。
由此来看,因为“抢黄灯”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是个值得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
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些人之所以“抢黄灯”,主要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黄灯不是严禁通行的红灯,想当然地觉得“抢黄灯”不会引发交通事故。
殊不知,有些人在“抢黄灯”的同时,由此增加了一些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说句实在话,黄灯需要大家等待的时间并不算长,与交通事故引发的后果相比,“抢黄灯”就是个影响自身安全和公共交通安全的大问题。
就此而言,大家必须切实增强安全至上意识,把文明出行的理念贯于日常,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坚决对“抢黄灯”说“不”,为营造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对每个交通参与者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常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今后,大家经过路口时,如果看到是黄灯,不妨耐心地等待一会儿,等绿灯亮起时再轻轻松松地通过,这样可以确保行走更从容、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