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指甲最佳长度 预防甲沟炎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医生,我的脚指甲旁边又红又肿,走路都疼得厉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在台州市立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的陈先生正一脸痛苦地向医生求助。医生表示,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作为一种常见的指甲周围组织炎症,甲沟炎虽是不危及性命的小麻烦,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何科学预防?记者采访了台州市立医院骨科中心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郑鑫。
“甲沟炎是指甲床周围的甲沟出现了红肿痛甚至流脓、假肉等症状,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侵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的。”郑鑫说,除了局部的疼痛、流脓、出水以外,甲沟炎一旦严重起来,可能扩散至骨头引发骨髓炎。
有的糖尿病患者,脚部知觉不灵敏,出现甲沟炎后一直不处理,就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破溃,发展下去,严重的甚至要面临截肢的风险。
不过,甲沟炎的出现并非偶然,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密切相关。
“首先是不当的修剪指甲方式,很多人喜欢把指甲剪得很短,甚至剪到甲沟部位,导致倒刺,这样会破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屏障,让细菌有机可乘。”郑鑫说。
穿不合脚的鞋子,也是重要诱因。“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时尚,经常穿尖头鞋、高跟鞋等,会对脚指头造成挤压,导致脚指甲变形,甲沟部位受力过大,反复摩擦后容易出现破损感染,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患甲沟炎的风险。”郑鑫说。
在郑鑫的门诊中,常见有扁平足,拇指外翻、灰指甲的人群以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初高中学生,他们都是甲沟炎的高发人群。
“很多患者,在甲沟炎初期时并没有重视,以为只是轻微的红肿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自行在家用针挑、用剪刀剪嵌甲、涂抹一些不明成分的药膏等,这些做法往往会加重病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对此,郑鑫强调,一旦发现指甲周围出现红肿、疼痛,按压时疼痛加剧,或指甲周围皮肤反复瘙痒、脱皮,指甲变黄、变厚等,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甲沟炎虽然是小问题,但疼起来也是真要命,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建议大家在修剪指甲时,不要剪得太短,指甲长度最好能覆盖住指尖1毫米左右,边缘要修剪平整,平时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郑鑫说。
脚部的日常护理同样重要。建议每天用温水洗脚,洗脚后及时擦干,尤其是指甲缝里的水分,保持足部干燥清洁;一旦脚部出现伤口,要及时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或就医,避免细菌感染。同时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个人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一旦确诊为甲沟炎,也不要慌张。“一开始症状较轻的红肿期时,不要第一时间想着剪指甲,可以在家找棉花或是酒精棉片,塞到甲沟缝里,让指甲跟肉分开,缓解症状。”郑鑫说。
“如果化脓或症状较重时,则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切开引流,排出脓液,避免感染扩散。”郑鑫说,对于部分甲沟炎患者症状反复不见好,指甲甚至已经包进肉里,那么可能需要消除炎症后进行指甲矫正,从根本上解决甲沟炎。 据《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