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应性皮炎日——
别让“小痒痒”拖成“大麻烦”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医生,我家孩子浑身痒,涂了润肤露也不管用,到底咋回事啊?”“我这腿上的疹子反反复复起了好几年,一到换季就加重。”西安市红会医院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主任高琳的诊室里,总能挤满被这类问题困扰的患者,他们患上的便是特应性皮炎。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特应性皮炎日,关注这一疾病刻不容缓。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的“头号警报”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从婴幼儿到成年人都可能受其影响。高琳直言:“很多患者因为不了解症状、忽视诱发因素,把‘小痒痒’拖成‘大麻烦’,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过敏疾病。”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的“头号警报”,白天影响工作学习,晚上让人辗转难眠,患者常因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渗液,形成“瘙痒—抓挠—加重”的恶性循环。皮疹则有“专属位置”,婴幼儿期多发生在面颊、额头、头皮,表现为红斑、丘疹,严重时会渗液、结痂;儿童期常见于肘窝、腘窝(膝盖后方)、颈部,皮疹会变厚、干燥,出现“苔藓样变”;成年期则多在眼睑、颈部、四肢屈侧,皮疹呈暗红色斑块,伴随明显干燥脱屑。同时,患者皮肤“屏障受损”明显,整体皮肤偏干燥,尤其是小腿、手臂外侧,摸起来粗糙像“砂纸”,冬天还会脱白屑,部分人伴有“鱼鳞病”样改变,或眼睑、口周皮肤发红、干燥。
此外,约70%的患者具有过敏体质,要么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要么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如果皮肤瘙痒持续超过2周,疹子反复发作,且符合上述位置或伴随过敏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高琳强调。
特应性皮炎常见诱因有这些
特应性皮炎的发作,往往不是“突然袭击”,而是生活中各种“过敏炸弹”长期刺激的结果。高琳盘点了最易诱发疾病的五类原因:
第一类是尘螨,很多患者不知道每天睡的床垫、枕头可能藏着尘螨。尘螨的粪便、尸体碎片含有致敏蛋白,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接触后会直接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建议每周用55°C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床垫、沙发每半年用除螨仪深度清洁1次。
第二类是花粉,应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早晨6时~10时、傍晚)尽量少出门;外出时戴帽子、口罩,穿长袖衣物,回家后立即洗脸、漱口,更换外衣;室内关闭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
第三类是食物,高琳指出,不是所有特应性皮炎患者都要“忌口”,但要警惕“个体化过敏原”。婴幼儿最易对牛奶、鸡蛋、花生过敏,儿童和成年人则可能对海鲜、芒果、菠萝、小麦过敏,部分人对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人工色素)敏感。在饮食方面,给孩子添加辅食时,每种新食物少量尝试,观察3天~5天,若出现皮疹加重、腹泻,立即停止;成年人可记录“饮食日记”,标注吃了什么后症状加重,就医时供医生参考;不要盲目“忌口”,以免导致营养不良,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禁忌。
第四类是宠物,养猫狗的家庭要注意,宠物的毛发、皮屑、唾液中含有致敏原。若家中有特应性皮炎患者,尽量不养宠物;若已养,每周给宠物洗澡、梳毛(戴手套操作),清理毛发时戴口罩;每天用吸尘器清洁地面、沙发,定期用除螨喷雾喷洒宠物窝。
第五类是护肤品,“很多患者觉得皮肤干,就买滋润度高的护肤品,结果越用越痒。”高琳提醒,含酒精、香精、防腐剂的护肤品,会加重皮肤屏障损伤,而“网红药膏”“强效美白产品”,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诱发皮炎发作。选择护肤品时,成分越简单越好,优先选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泛醇等的产品;洗脸水温控制在32°C~38°C,避免用肥皂、磨砂膏;洗完脸3分钟内涂润肤霜,锁住水分。
“虽然特应性皮炎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能让病情长期稳定。”高琳强调,世界特应性皮炎日的意义,不仅是普及知识,更是呼吁大家关注皮肤健康,别忽视那些反复出现的“小痒痒”,别让“过敏炸弹”影响正常生活。
据《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