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为灯,刻苦为路,认真为脚印
一位服装设计师的育儿经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刘志松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旅程中,我总结出三个关键要素:自觉、刻苦和认真。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和儿子共同验证的实践之路。”9月21日,说起对儿子的教育,服装设计师徐建南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如今已成为上海某高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这一切都源于从小培养的这三种学习品质。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自觉性的黄金时期。在孩子入学前,徐建南就开始对其进行心理建设。入学前一天下午,他背着儿子的新书包,表演“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场景,嘴里唱着歌,让孩子觉得上学是件快乐的事。
开学第一个月,徐建南每天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建立“回家先做作业后才能玩”的规矩。看孩子听话,他不断鼓励:“这才是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回家立即做作业的学生。”连续一个月的坚持,让孩子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自然变得自觉。
从一年级开始,徐建南就明确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要为自己负责。”他不再每天催促作业,而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忘记作业的后果。这种放手不是疏忽、忽视,而是信任的开始。
刻苦不是简单地让孩子熬夜刷题,而是要激发内在的不服输精神。徐建南经常给孩子讲励志故事,比如单位张科长儿子的真实经历:高考落榜后他在同学宴会上立誓考北大、清华,虽遭同学嘲讽,却化讽刺为动力,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
这个故事对他的儿子触动很大。当时因体能测试不合格要扣成绩分,儿子听完故事后当即表示:“扣几分怕什么?我不相信我不能成功?”果不其然,儿子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位居全校前几名。
徐建南从不逼孩子刷题,而是培养他的恒心和毅力。每周他们会一起读历史、聊科学,让知识成为生活的朋友,而不是负担。他说“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而不是“你要努力”。
认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讲究方法。儿子三年级时,徐建南发现儿子大声朗读背诵课文,就示范了默念、轻声背诵的方法。他告诉儿子:先理解一段话写的是什么,是记事还是抒情,有没有排比句等规律,理解了再背就事半功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徐建南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从小学开始,他就教儿子如何记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书本上的重点、不易记而易忘的内容都记下来。这个习惯让儿子在高中和大学学习中受益匪浅。
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他们家中有一个规定:初中前,父母和孩子都不看电视。作为慈母,孩子妈妈只在孩子考入重点高中后奖励他一台好电视机。
父母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从小学到大学,徐建南都是班长,后来获得了硕士学位。他用自身经历告诉孩子:学习的刻苦往往来自不服输的性格,认可性格决定命运。
徐建南表示,自觉是灯,照亮前行的方向。没有自觉,刻苦和认真就失去了灵魂。对小学生而言,自觉是重中之重。心智未熟的孩子容易分心、马虎,唯有从小培养自觉,才能让刻苦和认真生根发芽。刻苦是路,一步一个脚印,汗水浇灌梦想。刻苦不是盲目吃苦,而是有目标的坚持,是化压力为动力的能力。认真是脚印,一笔一画雕刻未来。认真讲究方法,不是机械重复,而是高效学习。
□记者手记
教育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把火。自觉就是那根火柴。十年寒窗不是风雪冰霜,而是十年的自觉、刻苦和认真,铸就未来的希望与辉煌。
学习不是负担,而是探索世界的船;放手不是忽略,而是信任的开始。除了分数,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学习的品格。
看了徐建南的育儿经后,愿每个孩子都能以自觉为灯,以刻苦为路,以认真为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