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醒市民:警惕“12345”被冒用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崔敬)近期,接连出现不法分子冒用“12345”热线实施诈骗的恶劣案件,各地市已有多名市民遭受财产损失。9月23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发布提醒,呼吁市民高度警惕此类诈骗手段。
经过长期的反诈宣传,多数市民已经知晓了诈骗电话有“00”开头的虚拟电话号码,有数字多于正常号码的,还有乱码的。但近期,骗子又打起了官方号码的主意,连“12345”都可以冒充。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冒用“12345”热线号码,伪装成抖音客服、银联工作人员等官方身份,以“抖音、快手付费项目即将扣费”为由,编造虚假危机场景,降低受害者警惕性,引导受害人下载远控软件。
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链接,引导用户点击输入信息,随后回拨电话,以“协助关闭”为由,诱导用户下载涉诈会议类软件(如“云会议”“银联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
随后,骗子以“验证资金”“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用户将银行卡余额转入指定账户,并承诺资金会原路返还,实则通过屏幕共享获取用户的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信息,进而操作转账,盗取用户资金。
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醒广大市民,如接到显示为“12345”的来电,且对方自称为抖音、支付宝、微信等官方客服,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任何以取消付费项目、资金验证为由要求转账汇款的均为诈骗。
广大市民要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账户、验证码、支付密码等核心信息,绝不向陌生人透露;如需核实业务信息,务必通过官方网站、官方APP或官方公示的客服电话进行查询;面对“资金转移”“借贷操作”等要求,应立即挂断电话,切勿轻信所谓“原路返还”的承诺。
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除了回访电话,不会以任何方式主动联系市民,索要市民的个人信息。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均是诈骗,统统不要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