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牧野文艺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月21日 星期

修竹风骨


□王自亮(长垣县)

上班路上有一丛竹。

寻常时节,并不怎么惹人注意,“泯然众人矣”。只有到了秋冬,草木凋零,才可见出它的深潭一样的绿,那老辣,那深沉,令人赏心悦目,如松柏。特别是近几日下了场薄雪,几近天作之合。雪越白,竹越劲。雪愈洁,竹愈青。

古往今来,很多人喜欢竹。松竹梅兰,被誉为岁寒四友。松竹梅又被称为三君子。在我看来,竹有四美。一是它形修长。竹叶风姿佳美,亭亭玉立,纤瘦遒劲。二是它音清韵。竹可制乐器,制作的笛儿、萧儿,清音袅袅,那是竹子婉转的心声。平常无事时节,那竹声清韵,如细雨飞洒,亦如天降仙乐,让人耳目增明。三是它耐霜雪。它经霜不凋,越是大风大雪,它越骨硬挺直,骨节铮铮,真是“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四是它性谦和。竹子不与草木争荣,不与百花争艳,安守寂寞,安守清冷。“未出土是先有节,至凌云处仍虚心。”从不会自夸自大,自我标炳。竹之四美,正与人之四俗相对,怪道赢得古今文人的喜爱了。

很多地方,居室或者庭院,一丛修竹,马上便与原来不同,洗去了多少污浊,增了几分幽雅和清爽。我去重渡沟,竹林遍山坡沟渠,根根毛竹挺天接地,如若一道绿色屏障,人行走在这郁郁葱葱的竹林里,皮肤绿了,灵魂也是绿的了。

历史上,最类竹的,当属郑板桥。他任潍县县令,就在院内遍植修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尔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声的诉说里,他听到了民意民情。他喜欢画墨竹。一杆老笔,纵横涂抹,墨迹淋漓,胸有成竹。那墨竹,就是他的心境人格的外显。他乘船江上,窥见一户人家,见遍植修竹。第二日就去探访,觉出无限意趣。并感叹: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里酒里有情,闲来闷来有伴。这哪是说竹,这分明就是朋友嘛?

历史上,还有很多有着竹子一样风度的人,他们瘦硬,但坚贞,清高孤傲,不与俗同。他们有着竹子一样的灵魂。

正是这竹子一样的高洁灵魂,撑起了一个民族的骨骼。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