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敬 文/图
“让员工工资两年翻一番,为家乡父老做点实在事,用优质提案助力民营企业腾飞,这是我能做的事,也是我乐意去做的事。”6月18日傍晚,记者在市政协委员石晓辉办公室看到,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他再次开始为自己撰写的提案进行润色。
6月19日上午,这一新的提案打磨出炉,来自我市税务部门的负责人正在与石晓辉进行接洽,就提案提及的问题,双方坐下认真探讨,现场确定。这就意味着,提案内容距离落实又近了一步。石晓辉的脸庞上绽放出了笑容。
42岁的石晓辉现任新乡市七星钎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一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也是一名在扶贫公益事业上不搞“花架子”的公益人士,更是一名反映社情民意、求真务实的市政协委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取得了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但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石晓辉发现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人才缺失、融资难等实际困境,民营企业应该怎么走?怎么去成长?这成为石晓辉一直思索的问题。
为此,石晓辉深入我市人才市场和众多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在走访中,他发现民营企业出于对经营周期和成本考虑,用人育人的机制没有形成,存在着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现状。尤其是专业技术型或管理型人才还缺乏供求双方有效、便捷的沟通渠道。
近几年,政府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陆续出台了各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但企业、银行在对接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尴尬。在对多家民营企业的调研中,许多负责人向石晓辉感慨:“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的融资史。”这一句话可谓道出了千千万万创业者的心声。
因此,针对人才难的问题,石晓辉认为,企业要有长远意识,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人才培养;针对融资难问题,则可通过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行缓解。在经过漫长的调研走访后,今年两会期间,石晓辉提出了关于缓解民营企业困境的提案,针对现实问题,他给出了许多有建设性、针对性的建议。
而这一提案,也迅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凤泉区各地方积极组织人才招聘会,为企业推荐合适的人选,在地方多家知名微信平台上,为民营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搭建人才流通桥梁。
致富不忘桑梓。在凤泉区老家,乡亲们提起石晓辉无不竖起大拇指。近几年,镇上打造森林小镇建设,石晓辉一次性拿出10万元予以支持;村里路灯的照明费用,石晓辉已经承担了15年,费用累计已达数十万元;2017年,村里公路加宽两米,石晓辉再次拿出20万元予以支持。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起公益事业来,石晓辉从不含糊。他说,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去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线下,石晓辉与3个贫困家庭确定了精准扶贫关系。扶贫不搞“花架子”,石晓辉深入每个家庭来制订“因人制宜”的脱贫计划,帮助3个家庭提高了经济收入。
为父老乡亲做实事,助力家乡经济振兴,围绕促进民生改善献务实之策……如今,石晓辉时刻在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积极建言,踊跃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