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7月15日晚,65岁的老人在跳广场舞时心脏病发作,危急时刻,三个舞伴站了出来。(《平原晚报》7月19日A06版报道)
病人发病后,特别是遇到心脏病这样的“急病”,必须尽快拨打120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而不能拒绝拨打120,这样很有可能因为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看到,突发心脏病的老人是幸运的,当她跳广场舞时,突感身体不适,心脏病突发。
众所周知,心脏病是一种“急病”,必须尽快得到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幸运的是,在与老人跳广场舞的舞伴中,王玉红、张淑琴、张凤娇三人分别是河南荣军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护士、皮肤科医生,她们掌握着处理心脏病的方法。
好在,经过王玉红、张淑琴、张凤娇紧急处置,老人逐渐好转,转危为安,之后赶到的家属将老人送到附近的河南荣军医院治疗。
毫无疑问,王玉红、张淑琴、张凤娇她们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她们就是老人的“救命恩人”,我们在此竖起大拇指为她们点赞。
应当看到,老人突发心脏病得到三个舞伴的救治,事后老人登门感谢,这是这条新闻的第一个新闻点。实际上,这条新闻还有另外一个新闻点——老人不愿意拨打120。
关于这个新闻点,新闻报道第四段末尾是这样描写的,“王玉红说,因为老人不愿意拨打120,王玉红就给老人的家属打了电话。”
众所周知,120急救电话就是“救命热线”,人们遇到突发病情,必须尽快拨打120,以便让医护人员在“黄金抢救时间”对病人进行紧急有效救治。
然而,不知为何,突发心脏病的老人竟然在发病后不愿意拨打120,而且众人也听从了老人的话没有“执意”拨打120。因为新闻中没有对此进行解释和说明,所以我们无从知道老人此举的真实原因何在。
对于发病时的有关情况,这位老人事后是这样说的,“我有心脏病,估计是心脏病犯了,但是那时候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就蹲在地上,恍惚中看到有人围了过来。”
新闻中报道时,用心有余悸这个成语来描写老人事后的心情。依此理解,老人既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史,也知道发病的严重性。
那么,值得探讨的是,老人为何不愿意拨打120呢?值得反思。
毫无疑问,老人发病后不愿意拨打120,有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在此探讨拨打120问题,毫无对老人批评之意,而且强调一下突发急救后的应对常识,让大家突发急病后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早一分钟得到120的急救,早一分钟到医院接受治疗,就会多一分生还的希望。突发“急病”,岂能不愿意拨打120。
值得一提的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昨日以《医生突发心梗 ,一个电话死里逃生》为题,报道了该院急诊科医生赵义磊突发心梗的事。
赵义磊突然感到胸口传来阵阵疼痛后,意识到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就立刻拿起电话, 拨打了该院胸痛中心的电话,不到一个小时,赵义磊堵塞的前降支动脉在植入了一个支架后得以重新疏通,他因此得到了及时抢救。
有鉴于此,我们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谁,发病后,特别是突发心脏病这样的“急病”,都必须尽快拨打120寻求紧急救治,而不能拒绝拨打120,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