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维捷 张海平 文/图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一首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近年来改编成歌曲被人们广泛传唱。当下,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当你老了,如何让晚年享有美好生活?这也是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刘世通关注并倾力探索实践的社会课题。
刘世通是获嘉县康福老年护理院院长,是一名正值事业黄金期的80后。2012年以来先后担任获嘉县、新乡市政协委员后,刘世通创业的肩头又多了一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6月18日,在获嘉县医养结合老年养护楼项目工地的一间办公室里,刚从施工现场回来的刘世通摘下红色安全帽,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接受了记者采访。“大数据显示,目前社会一老一小问题凸显,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机构缺口较大,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截至2018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83万,占常住人口的14.51%,养老问题逐渐成为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孩子入园难、城乡幼儿园质量参次不齐问题突出……”谈起社会养老问题时,刘世通思路明晰,滔滔不绝。他在政协会上《关于推进我市社区“一老一小”建设的建议》提案中,深刻剖析了目前社会医养分离的时弊和发展方向。他建议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建设养老、托儿为一体的中小型“一老一小”服务机构,形成示范作用,由政府政策支持并监管,社区配合监督,最终形成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综合机构。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建议引起各界别委员的极大关注,为我市社会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
“刘世通很厉害,他的事业可以说涵盖了人的一辈子,从出生、成长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采访中,获嘉县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开玩笑地说。的确,刘世通的爱心不仅仅在养老领域绽放,近年来,他进军建筑行业,开办幼儿教育,建设宁颐公墓,安排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职工2000多人,他康复养老院里的70多位老人基本是公益性养老。他还把自己的医养结合模式从农村引向城市,在卫滨区创办了现代化的居家养老机构。他的企业还对口帮扶获嘉县两个村的42户贫困家庭,帮助他们逐步脱贫。
“养老机构不是营利机构,我把公司其他部门的收入补贴到养老机构,自我造血,替政府解忧,尽量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优质的公益养老服务。”刘世通笑着说,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小梦想构成的大梦想,他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让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现为第十二届新乡市政协常委的刘世通在创业的同时关注民生,关爱社会。6年来,他在政协会上的提案涉及养老医疗、道路交通、乡村振兴、中小学教育、殡葬改革等多个民生领域,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最近任正非提出的人才现状问题引发各界重视。”刘世通说,关于人才培养、企业创新的提案他以前也写过,今后他还会就更多关系到民生方面的课题展开调研,认真履职,为新乡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建言献策,肩负起一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