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近半年来,发生在平原路与报社路丁字口斑马线处的数起交通事故,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交通参与者的注意了。(《平原晚报》1月3日A06版报道)
表面看,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是机动车和行人互不相让造成的,实际上,大部分交通事故的根源都是当事双方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斑马线上发生交通事故,这就需要机动车和行人共同消除侥幸心理。
一目了然,虽然这篇通讯稿件的标题是“平原路与报社路丁字口斑马线上为何事故频发?”这样的疑问句,但是记者已经“自问自答”写明了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所在。
总结来看原因有二:一,机动车车速快,没有做到礼让行人。确实如此,不管是交警对此的解释,还是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结果,机动车车速快是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二,行人的行走方式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记者在报道中写得很明白,“不少行人经过斑马线时低头看手机,或者走得不紧不慢,同样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不必讳言,不管是机动车,还是行人,他们理应知道过斑马线时互相礼让的道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为什么都不能改掉这样的坏毛病呢?
客观而言,不管是交通出行,还是干其他任何事,其外在行为都是由思想来支配和决定的,机动车和行人过斑马线也不例外。
那么,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一些机动车和行人为什么会用错误的思想支配错误的过斑马线方式呢?
应当认识到,侥幸心理是造成一切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也是造成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源。
我们认为,一些机动车路过斑马线时之所以不能做到减速慢行,之所以不能做到礼让行人,很大程度就是机动车侥幸地认为快速通过时不会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认为这样经过斑马线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较低。
另外,行人想当然认为机动车路过斑马线时必须礼让行人,侥幸地认为机动车不敢违犯交通法规乱闯斑马线,或者认为即便在斑马线上发生交通事故,责任也在机动车。不难看出,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的外在表现,也是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源。
毫无疑问,为了有效解决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管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这是无数交通事故换来的沉痛教训,必须认真吸取。
由是而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应当彻底摒弃侥幸心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过斑马线时都应当要做到互相礼让,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否则,任何一方抱有侥幸心理,都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侥幸心理和错误行为买单,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平原路与报社路丁字口斑马线处的护栏上安装有闪烁发光的交通警示标志,但是已经出现了部分损毁,希望相关单位尽快进行修复,让这些交通警示标志尽快恢复警示功能,这是不是也可以起到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防范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