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卓)随着我市多项重点道路民生工程相继复工,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市政部门采取一系列“硬核”防护措施。
3月4日,记者在中原东路重点道路民生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地采取了封闭管理,只保留一个大门进出,对于每位进入工地的人员及车辆都要进行登记和消杀。同时,工地设有专门的口罩回收点,避免二次污染。
市政工程处有限公司健康教育科负责人田文斌介绍,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进入工地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都进行详实、动态记录。施工期间,外来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最大限度减少工地内人员流动。进入施工工地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每个施工工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测温计、消毒剂等疫情防控用品和物资。对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区域重点消杀,保持通风。同时,市政督察组每天都会对工地进行不间断巡视检查,发现相关违规行为会严肃处理。
田文斌表示,目前,施工工地实施了工地疫情监测,必须明确一名疫情防控监督员,专职负责从业人员的疫情排查和健康台账管理工作,建立体温测量登记台账和现场车辆出入冲洗台账,对现场所有从业人员每天进行不少于两次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