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1月13日 星期

小小舞台唱大戏


“咚咚锵、嗒嗒滴,宣传队,来演戏。什么戏?革命戏,《沙家浜》《红灯记》……”这是我上小学二年级时语文课本上的一段课文。上世纪70年代,革命样板戏蔚然成风,每年春节或者年度演出,村里都会在土戏台上组织唱戏。那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哼几段样板戏。到现在我还能唱出几段,特别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那段戏,至今我都能完整地唱出来。

上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全班都没有课本,寒假也没有布置作业,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去宣传队看他们排练。宣传队白手起家,村里只提供了锣、鼓、镲,剩下的让自己想办法。好在宣传队里有几个能人,有会木匠活的,有会裁缝活的,衣服和弦子都是他们自己做的。队长是我的语文老师,他看到我们几个,就让我们几个参加排练,扮演一些小角色,跑跑龙套。

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一次我同学张清信扮演的是地主婆,穿着粉红色的绸缎棉袄,两个假胸是用家里晒干的红薯渣窝窝扣在胸前,下边用腰带

系着衬衣不让渣窝窝掉下来。他出场时,扭扭捏捏,一副地主婆的姿态。由于是第一次出场,他心里比较紧张,被旁边一个跟他开玩笑的观众用腿一绊,一下趴到了戏台上,惹得下边看戏的人哄堂大笑。演《艳阳天》时戏里有个人物叫马小辫儿。人们为了演出效果,用晾干的猪膀胱叠在一起做成瓜皮帽,再用染黑的麻绳做成小辫子缀到瓜皮帽后边。这顶帽子扣到演员张清智的头上,活脱脱一个“马小辫儿”。到现在谁去村里打听张清智也许有人不知道,但提起“马小辫儿”却人尽皆知,“马小辫儿”也成了他的别名。演古装戏,都是荣花和花叶这两个巧妮子做的戏装。花叶画画很在行,在戏服上画出各种各样的花型,按照花型绣花,有花草树木,有龙凤呈祥。

宣传队成员天天背台词、排练,老师一句一句教,演员一句一句学,有二八板儿、流水板儿等等。老师教得仔细,学生学得认真。经过一番精心的排练,节目到春节前几天上演,群众都

拿着小板凳,到村戏台下听唱戏。观众们对宣传队的戏评价极高,我亲耳听到一名观众说:“我在半路上听到喇叭里的唱戏声,还以为是正规剧团来你们村了呢。”

有一次,在演《白毛女》黄世仁调戏白毛女那段戏时,戏台下的观众齐声喊:“打倒黄世仁!把黄世仁踹下去!”只见一个观众蹿上台,一脚把扮演黄世仁的演员踹倒在地,还有人用土块投向那名演员,声讨声此起彼伏,队长喊破了喉咙才得以继续演出。

可别小看那个土戏台,一年又一年的大型古装戏和大型现代戏,都是在土戏台上展现给观众的,如《铡美案》《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这些弘扬正能量的戏剧和里边的英雄人物,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像郭建光、李玉和、柯湘等光辉形象,永远刻印在我的脑子里,给我以启迪,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与这些革命先行者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老年记者原庆新)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