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小萌(北京市)
有篇文章,虽然标题不够精彩,但文中一句话很有分量。面对国外日益严重的疫情,有人悲观,有人惆怅,大有地球倒计时的惶惶。而那句话,提供了适时适度适量的镇静,它说:“接纳所有,活在当下。”
1
外面一阵雨打窗。我正跟朋友聊天,没在意。刚看到杨艺文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急忙拉开窗帘:哇,我的天!太惊悚了。赶快按快门。杨艺文是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也是个才华出众的“文艺中年”。抄录她引用的明代刘基的诗,为我的照片作“旁白”: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2
应资深政协委员、言必称“老党员”李士杰邀请,共同筹划《与动物对话》一书。我们一贯身体力行,积极宣传“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记得2007年我向北京市政协递交过一份提案,呼吁国家出台一部全面的动物保护法。这份提案长达万字,据说是北京市政协成立以来最长的提案。
3
孙女到贵州参加少儿夏令营软棒球锦标赛,儿子儿媳陪同。我问“胜算几何?”儿子说“估计能进前三。”惊!“水平不低哇!”儿子告知:“总共四支队伍。”笑!原来如此。几天后我问“战况如何?”儿子回:“三战皆输……”惊!“技术不行啊!”儿子再告知:“有一支队伍违规被取消资格。我们仍是前三。”哈!可以大笑五分钟么?
调侃完俺家小朋友,该说句公道话了:现在全国U12级,也就是12岁的棒球少年,男孩成千上万,而女孩不足百人,比大熊猫还少。因此俺家孙女棒棒的!国民体能提高,要从娃娃抓起。
4
几位向来低调的社长总编在休闲时拍了几张好照片,被我在朋友圈发现,推荐到《泰州晚报》“泰会拍”图片版刊登。我很自豪地引用新乡日报社总编辑张哲的话,为钟爱的摄影送上美丽的花环:“摄影除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理念和情怀的体现。”同时,用《大江晚报》摄影大咖涂志勤的话,为各报领导加油鼓劲:“总编们懂摄影会摄影,是报纸的幸事。”
5
朋友们越来越幽默了。昨天我的一篇散文上了“今日头条”。由于文中抨击了一下某国,《沧州晚报》总编辑杨云亮看了后留言:“最新消息:某国宣布对司马老师进行制裁!”
这下,有起哄的了。俺学妹、人大教授韩海涛欢呼:“上头条啦!制裁这事,得登《人民日报》吧!”说完还不过瘾,又“加油添醋”:“要包揽所有中国报纸!”
6
连着吃三天螃蟹,过足瘾。不仅我吃,楼上俩闺蜜也跟着沾光……这是来自海边小兄弟的心意,万般推辞不得。他要我的地址:给,不好意思;不给,也不好意思,好像俺家多保密。我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声明:你来北京我管饭,吃了午饭有晚饭,吃了晚饭有午饭……我还没去过他的城市。我知道,人美,景一定美。
7
我把最近写就的一篇散文,直接给了《泰州晚报》,没给《北京晚报》这家一直很器重我的娘家报纸。令我感动的是,《北京晚报》总编辑张冬萍看到,爽快地给了两个赞!比起那些心胸狭隘、妒贤嫉能的人,我们年轻的张总,格局实在高多了。
张总这样回复我:“承蒙您的谬赞!您的才华横溢和努力勤奋令人敬佩。”
这,就是一家知名报纸领头人所展示出的光明磊落。
8
我和父亲两个人的合影,很可怜,只有一张。这张和爸爸的浮雕像的合影,如果勉强算的话,应是第二张。这个名为“群雄图”的浮雕,坐落在桂林八路军遗址纪念馆的大厅里。左起第二位英俊男士,就是我爸爸。几年前我到该馆参观,特地在这儿留影。爸爸去世时年仅52岁。但我始终记得作家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9
我注意到,有几位社长总编经常在朋友圈推送自家报社的文章。尤其是《齐鲁晚报》掌门人张天卫,几乎做到极致。认识他两年来,《齐鲁晚报》官方APP的系列报道,每天每天,映入眼帘。就连他们的“心灵鸡汤”栏目《夜阑心语》,也常有好文推送,让我受益匪浅。报社领导有引力,记者编辑有动力,真是一群有理想的新闻人……
“对号入座”的来了。《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留言:“还有我!”瞬间,可爱得如同一个大男孩。
10
没发现近来的云彩过于绚丽吗?尤其是台风来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怪周期,看来情况不妙……
刚才和学弟李劲聊天。他说:“您不是外星人吗?飞走时带上我吧!”我说:“好,看你表现了!”
反正现在大家都尽量不出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瞎聊天寻开心。
11
对不起,卫辉诗人香泉先生。我发现,把你这几句诗,组在一起,特别浪漫——
“雨一直优雅地下着 /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 / 我想一直这样”
“某人微笑着 / 好像多年以前 / 也好像多年以后”
是的,世界并不无聊,只要你足够有趣。
不过,雨不能一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