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 李蕊) 10月19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来自新乡县朗公庙镇的80后小伙儿郭涛,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他捐献的“生命种子”随后被护送到外地,移植到一名患有血液病男子的体内,为其生命“续航”。
在当日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郭涛显得非常淡定。河南省红十字会有关人员前来看望并为他送上荣誉证书时,他腼腆地笑了。他说,希望那名对生命充满渴望的患者,再坚持一下,等着他。据了解,从受赠患者的来信中可以看出,该患者之前遭遇了多次配型失败,对生命丧失希望之际又迎来了曙光。郭涛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采集,共采集23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随后,这份温暖的“生命种子”由专人送到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
今年38岁的郭涛是一名打工者。2012年,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他报名并接受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前段时间,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郭涛着实替那名患者开心了一阵子,因为他知道茫茫人海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能配型成功太不容易了。据悉,几天前,郭涛准备赴郑州做造血干细胞捐献时,市红十字会、新乡县红十字会决定为他举办欢送仪式,却被朴实、低调的他婉言拒绝,他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