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文学路上的追寻

勇佼(卫辉市)

2020年,3月,汪曾祺百年诞辰;2021年,4月,《读者》杂志创刊40年,6月,百岁的许渊冲辞世,9月,鲁迅140周年诞辰;2022年5月,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曾经的斑驳岁月,让我们无比怀念,也激励着后来者怀念学习。时光飞逝,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亦不停地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近两年,我踊跃参加征文,希冀在平凡的日子里,留下零碎的足迹。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主题征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许多佳作唤起了爆竹声中、围炉夜话的温暖回忆;“Ta改变了我”,让作者们感恩地重温昔日的Ta;我家“人世间”故事,回望长辈们的优良家风,让孩子们不断熟知、传承、发扬。《新乡日报》刊发过“绿色阅读 书香新乡”和“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全民参加,不设门槛,给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练笔的平台,各自讲述自己与书为伴、芬芳迷人的故事。其实,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也是对自己生活、阅读的回顾总结,非常有必要。

对于存在于神秘的文学期刊中的作家,更是一个个讲故事的人。我观看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文学的日常》,作家们随意地插科打诨之间,浓郁的乡音勾起了他们孩童时期的回忆。幽默而不刻板、风趣而不做作,洋洋洒洒的文字就是其思想、风格的投射。专题片《但是还有书籍》(两季)、《书迷》展示了不同地方的“书痴”,埋首编书、书贩淘书、直播购书、网络说书、地铁拍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与书籍结缘,我感觉都是同类。如今的新时代,全社会对文学不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般的“狂热”,而是理想、志趣更趋于多元。

在《大学生》杂志上看过一句话,上课像电视剧,讲座像电影。讲座是在一个多小时或更多时间内,将浓缩的思想精华分享。我很珍惜在线下聆听的机会。比如,在新乡字里行间书店,张悦然“顿悟的时刻——阅读与写作分享会”,零距离接触80后的新概念作家代表,更佩服她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讲师。平原文化艺术中心的讲台上,梁晓声、朱永新畅谈《我们的阅读观》,为爱书人答疑解惑,让我深受启发。阅读,需要有人引领,环境的熏陶必不可少。同时,阅读又是孤独的,因为要全身心沉浸于文字中。

正所谓:

人生匆匆数十载,

不过一朝一夕耳。

书香韵味醉心头,

不悔青丝至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