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牧野少年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30日 星期

语文分层作业见实效


□张丽霞 卫辉市实验小学

一提到语文作业布置,很多人感觉无非就是字词、课文抄写这些内容。大量的重复抄写,导致学生不愿意写,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长期的繁重抄写中被消磨殆尽,家长反感,教师批改作业也是耗时耗力。北师大教授程晓棠对此说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实施教学和作业,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我校语文作业的布置上采用“分层作业”,就是个挺好的尝试。

一、作业分层的意义

语文分层作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强调其是作业的主体,力求作业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不尽相同,如果简单地布置相同的作业,看似学生每天都在写,但实际效果却很难达到一致。学习习惯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轻松完成,但其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却不能得到施展,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反之,就会出现“吃不了”的现象。语文分层作业承认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接受能力,注重发挥每个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作业分层的具体实施

1.作业时间分层。语文家庭作业并非必须都得在家完成,对于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语意思等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在课堂上就应完成,课后不再布置;对于接受比较慢的,鼓励学生延时班时间继续学习,真学不会作为家庭作业继续巩固、学会。检查作业时间也要区别对待,大部分学生第二天检查,对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就得延缓检查。

2.作业内容分层。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内容布置。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可以依次分为三种内容: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延伸性作业。即以字词为主的书写性作业,以词语运用和句段理解为主的运用性作业,以开阔视野、发展能力为主的深层次作业。作业内容不同,难度也是逐渐提高的。

3.作业量分层。每天的作业量多少也不是一概而论的,作业量上一视同仁只能造成一部分学生完不成,长此以往便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和作业能力联系紧密,所以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依次递减,“能者多劳”,学习能力强或者作业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一个标准;对于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就减量,注重作业的实际效果。

4.作业评价分层。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已学知识,提升语文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作业能力,作业批改时采用分层竞争评价方式。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评价严格,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评价稍微放宽,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平时还要鼓励学生挑战高层次的作业,每过一个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用“晋级”的形式,大力表扬晋级高层次作业的学生,从内心给予学生动力,唤醒他们的竞争意识。

此外,语文作业的范围和形式也应有所突破。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布置语文作业不能仅限于课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能全放在课堂和教学上,还应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课堂和家庭结合起来,把语文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比如各个节日的主题手抄报、名人小档案、读书卡等语文综合作业,“家乡美”“探寻身边名人”“击磬路的来历”等语文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天地,才能提高语文作业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