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蕊
“来,来,今儿个赶上过节啊,好日子,都吃啊,我给你们添茶水。”10月1日晚上6时许,在市民李大爷家的小院里,李大爷热情地招呼前来聚餐的邻居。
66岁的李大爷名叫李长印,家住牧野区花园办事处金龙社区的花园南街。这是一条南北老街,三四百米的街道上住着几十户人家,且大多是祖辈就在这儿生活,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三四代人。当日前来聚餐的分别是住在街道南头王志新,住在街道中间的王来宽、刘玉甫、殷学忠以及住在街道北头的李长印、郭和平等。此次聚餐与以往不同的是,餐桌中间放置了一面国旗,而聚会的话题比以往多了国庆阅兵的内容。
说起他们的邻里聚会,李大爷说,大约在半年前,不知道谁提议,将每月的1日定为邻里聚餐日,大家轮流坐东。聚餐时,有提供菜肴的,有提供酒水的,虽然是谁来有谁不强求,但是基本上没有人无故缺席。
“远亲不如近邻。”50多岁的王志新说,从老一辈开始算,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邻居,大家在一起经常互相帮忙。比如临近夏季的时候,李长印家需要一个小推车,他翻出家中不用的钢板等材料,找来“操作能手”郭和平,准备焊推车。这边刚开工,那边王志新闻讯而来,在一旁出谋划策,指导如何焊接,怎样加工更实用。经过集思广益,凝结着集体智慧的小推车做成了。“将东西放在小推车上,大小正合适,推起来也轻便,很实用。”李长印高兴地说。
郭和平说,街道下水道没有整修前,时常出现窨井堵塞、污水漫溢的情况,但不管涉及到谁家,大家都会来帮忙。谁家有了红白大事,主家只要通知一声,邻居们就会上门帮忙,配合默契。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正在忙活王来宽等几户人家的房顶排水问题。席间,他们又进一步根据各自房顶的特点讨论了排水管的设置等细节问题,准备节后继续施工。
“欢迎更多的老邻居加入。”李长印表示,这样的聚餐活动会长期保持下去,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小酒聊聊天,酒不论好坏,菜不论多少,只为加深感情,共叙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