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练就医疗多面手 让生命之花重绽放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正在基层义诊的张萍(右)
□记者崔敬5月10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二附院),罹患自身免疫性脑炎的20岁女孩儿菲菲(化名)意识清楚,慢条斯理地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一旁的父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神经内一科主任张萍近一个月系统规范的治疗下,菲菲即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张萍是新医二附院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神经内一科主任。她擅于诊治痴呆、癫痫、头痛头晕、脑血管病及相关精神障碍、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金森病及内科相关性脑病等。她是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抗癫痫分会常务委员等,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4项,参编教科书一部。
张萍接诊的病患多为脑血管病、癫痫、脑炎等原发疾病伴发焦虑、抑郁及精神障碍的器质性疾病。不同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功能性精神病,在她看来,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只是暂时“跑偏”,只要双管齐下治疗原发性疾病和抑郁焦虑或精神障碍,这个群体大多能够治愈。
一个月前,感冒了两天的菲菲突然胡言乱语、行为怪异,尽管家族并无精神病病史,但惊慌失措的父母当夜还是将其送到了新医二附院。张萍接诊时,发现菲菲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答非所问,首先判定其所患并非功能性精神疾病,而是其他原发疾病所导致的谵妄。
张萍在对菲菲做了相应的检查后,明确诊断女孩儿患的是自身免疫性脑炎。该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针过度反应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刻不容缓。
“该病极易被误诊,若耽误治疗,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让患者和家庭遗憾终身。”为此,张萍和神经内一科医护人员为菲菲制订了一套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一面进行激素、抗生素及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一面控制精神症状、促神经功能恢复等对症治疗。
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治疗,菲菲的病情逐渐好转,能正常与人进行沟通交流,个人生活能基本自理,即将达到出院标准。张萍说,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表现极易被误诊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不正确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遗留不可逆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医生注意鉴别,以免延误治疗。
神经内科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发作时,患者往往躁动厉害,甚至会出现自残或伤害他人的行为。遇到躁动厉害的病人,就必须进行约束保护。而在约束的过程中挨骂挨打,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都经历过。
不久前,一名男子因脑出血入院,经查为颞叶急性出血。因其伴有打人骂人、胡乱说话等精神症状,男子从综合性医院转诊至新医二附院神经内一科。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该男子情绪突然激动,一拳便打中了张萍的眼部,但张萍忍住疼痛继续为男子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在次日男子清醒过来时,得知自己因脑出血入院,却将医生打得眼部乌青时,不停地向张萍表示歉意和感谢。“患者是病人,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状态。”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感激,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让张萍忘记了疼痛,也让她更坚定了治愈病患的决心。
当下,社会大众对伴发偏瘫、失语等症状的脑血管疾病应对常识知晓较多,而对伴发精神障碍的神经内科疾病知之甚少。近年来,张萍坚持走进社区、乡村、基层医院宣传科普知识,教群众鉴别该类特殊疾病和相应的处理办法。
令她欣喜的是,如今我省各地市级医院的医生定期会到该院进行进修,学习辨别伴发精神障碍疾病的相关方面知识,让越来越多此类特殊群体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助力生命之花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