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26条举措

招投标领域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记者李文奇)7月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招标投标领域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激发中小微企业在招投标领域的竞争发展活力。

  据介绍,《通知》重点围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破除隐形门槛、降低交易成本、便捷进场流程、强化标后履约、完善监督举报机制等6个方面,形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6条举措。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方面,将开展妨碍中小微企业进入招投标市场的政策措施清理、邀请参与政策制定、提高招标项目预留份额、用好价格评审优惠政策、提供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等,给予宽松友好的政策支持。破除隐形门槛方面,严格落实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政策,做好项目预留信息公开,打破中小微企业获取项目壁垒;规范招标条件设定,建立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保障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从免收投标保证金、清退历史沉淀保证金、提供“信易贷”融资贷款渠道等方面发力,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为企业“降本减负”。便捷进场流程方面,梳理公示“一次不用跑”清单,开通绿色通道、推广CA数字证书24小时在线申办和“标证通”移动数字证书系统等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办事成本。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方面,严格落实投诉处理超期预警、兜底受理制度,设立“码上说”常态化征集意见建议、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及时发现处理问题线索,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26条举措不仅涵盖招投标过程,同时也将标后履约阶段纳入其中,涉及合理制定合同条款、严格合同条款审查、规范项目款项支付等内容,助推中标项目落地见效。

  26条举措的出台,有效解决了前期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中小微企业的一致好评,大幅提升其对招投标市场的未来预期和信心,为中小微企业注入“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