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过当兵的梦想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甘良顺(卫辉市)

  又是一年征兵季,我的头脑里忽然闪现出自己18岁那年写的那份入伍申请书以及村里人欢送新兵入伍的场景。

  “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这首《扛起革命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经典的歌,也是每逢欢送新兵的时候经常唱的歌。

  那时候村里欢送新兵的场景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现在的村委会那时候叫大队(生产队叫小队)。欢送新兵那天,村大队院里院外贴满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等红色标语。大队院子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前来送行的社员(村民)挤满了整个院子。学校也组织了学生来到大队,列队欢送新兵,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欢送新兵仪式开始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唱《打靶归来》《扛起革命枪》等歌。整个会场歌声嘹亮,同学们唱得特别带劲。欢送新兵仪式开始,有人给新兵戴上了大红花,新兵穿着刚发的绿军装也特别有精神。大队干部致欢送词,鼓励新兵到了部队听党话好好干;新兵表示到了部队一定会为父老乡亲争光!仪式结束之后,村里的号手吹着两米来长的长号,锣鼓手敲锣打鼓走在队伍前面开始欢送,一路上鞭炮声不断。新兵戴着红花被人们簇拥着跟在鼓号队的后面,不断朝送行的人挥着手。爸爸妈妈拉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直送到村口......

  那时候谁家里有当兵的,真的是体现出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不仅村民刮目相看,每年“八一”建军节,大队还把军人家属请到大队座谈;每年春节期间,大队杀上几头猪,平车上装上猪肉,大家敲锣打鼓慰问军属。车后面还跟满了看热闹的孩子。到了谁家,军属们喜笑颜开,充满自豪感......

  “八一”建军节前后,学校里还组织学生给军属扫地呢。在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每到一户大家齐动手,屋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家属看着孩子们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夸。

  记得有一次我也在扫地小组。当路过我家门口的时候,不知道咋回事儿,同学们竟拐到了我家。大家七手八脚地扫完了地,就要离开的时候,有个同学说咱们好像扫错了,他们家里没有当兵的。组长说扫错就扫错吧,下次注意就是。当时我心里还在想着:家里这时候真的有个当兵的人该有多好啊!当兵光荣,那时候梦想着报名参军是刻在好多人骨子里的。不过,后来我们家里还真的有了参军的,并且是两个:一个是五弟甘良骏,参军后还考上了军校,副团退役;一个是六弟甘艳春,在四川重庆某部一干就是好多年,还曾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弟兄俩填补了我家当兵的空白。

  从小耳濡目染,所以我也曾有过参军到部队的念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村学校当民办教师。有一年假期,有一支部队住进了学校。我们年轻教师晚上也住在学校,逐渐和当兵的熟识了。有一位班长喜欢吹口琴,我呢也喜欢胡乱吹几下。我们没事儿的时候就一起热闹。有一位部队首长对我说,你非常适合去当兵,既有文化又有文艺细胞,到部队后肯定有前途。我记住了他的话,第二年征兵的时候,我写了入伍申请书。大队干部知道我家里困难、弟兄多,也有这个意思让我去部队接受锻炼。可是我写好了申请书却迟迟没有交,穷家难舍啊!最终我参军的愿望泡了汤。有人说恋家的人没出息,这是真的,我至今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成就。

  《当兵的历史》中有这样几句歌词:“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充满光辉!”

  遗憾的是,我的人生中缺少了这份珍贵,这份光辉,没能到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接受锻炼。很感谢两个弟弟,是他俩圆了家中人当兵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