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区:

聚焦创新、厚植沃土,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 李蕊

  3月6日下午,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旗区专场上,红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潇漪介绍了该区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过去一年,红旗区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亿元,同比增长4.3%,总量位居全市第4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9.9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3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该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等600余项国家和省、市荣誉。

  去年一年,红旗区转型升级、多元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新签约项目172个,光电信息、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65.7%,泡泡玛特、电子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位。纳入全生命周期项目224个,其中包含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24个,均大幅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40个,开工率、达效率均为100%,该区两次成为全市“开工一批”主会场。

  去年一年,该区聚焦创新、厚植沃土,发展动能显著增强。以深化政校企“三走进”活动为路径,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交流、校企需求对接和高峰产业论坛活动近百场,助推达成校企合作130余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登记10.3亿元。红旗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智慧岛顺利高分通过全省考核。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瞪羚”企业3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30家。

  去年一年,红旗区对标一流、提升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企业事项免证可办政策全面落地,“信用管家”服务模式广泛应用、“全程网办”实现全覆盖。12345热线全年受理处置工单2.46万件,区政务服务大厅全年受理处置事项51万件,办结率100%。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双同双提”活动,不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口径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税费4.27亿元,及时拨付专精特新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奖补等涉企专项资金1600万元,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5000余万元。新设外资企业4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0亿元。营商环境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3位,市场主体增至5.5万户,企业数量突破1.7万家。

  去年一年,红旗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三大片区”改造更新为主战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按期完工,惠及居民3000余户;重点棚改项目征迁任务相继清零,安置区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整治背街小巷91条,疏通管网3.8万米,污水分流改造、绿化工程建设、街头绿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窨井盖治理和拆墙透绿工作获评全市先进单位称号。

  去年一年,红旗区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万元,同比增长3.9%,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城建、惠农等领域的3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3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66%;持续推进高质量“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完成各类培训1.3万人,新增技能人才5566人、高技能人才1520人,均大幅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搭建“智慧养老”数字化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更加精细化,初步形成15分钟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托育事业快速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综合指数4.71,优良天数229天。圆满完成元宵烟火晚会、WTT乒乓球赛事等大型文体活动保障任务,相关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2024年,红旗区将努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围绕“开门红”“全年红”的目标,在提升竞争力、驱动力、承载力、吸引力和增强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乡实践新局面中彰显红旗更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