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

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市第一方阵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者陈卓

  3月8日,在2023年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经开区专场上,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瑞南对该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进行介绍。

  2023年,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全市第一方阵,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1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市6.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国考”实现绝地翻盘,实现近百位次跨越式晋位升级,创造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省考”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全市排名第一,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营商环境评价”再上新台阶,首次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2023年,经开区实施各类亿元以上项目90个,省市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441亿元,年度投资131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总投资219.01亿元,同比增长5.47%。项目数量、投资额、质量,均创近年来最好。高科技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5.5%;现代物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经开区获得“2023年度综合考评先进集体三等功”“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2023年,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位列全市第一。中欧班列“东西南北”四条线路常态化协同运行,2023年开行“铁海+中欧”班列213列,同比增长63.9%,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市两级全年开行目标,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公用型保税仓正式获批,无水港揭牌运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8家,同比增长15.6%;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同比增长9.4%;各类研发平台达到121家,同比增长10.9%。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区拥有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市第一。新乡化纤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世界首创菌草生物质纤维获批3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入选首批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2023年,经开区累计盘活低效土地15个地块共计1200余亩,高标准谋划打造新乡专精特新产业园,新落地项目14个,新增税收3000万元,成为全省先进典型。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首推33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一业一证”改革,市场主体同比增长7.84%,达到4896户,企业同比增长5.47%,达到2390家。

  2023年,经开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全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观摩会在经开区平原湖举行;国内领先的大管径长距离蒸汽管网项目圆满收官并造福全区企业;工业废水余热“变废为宝”转换热能,为全区居民供暖。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开建,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分院破土动工,全新箜篌博物馆正式落成,平原湖露营地好评如潮。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河师大附中、天立高中“四位一体”共启高质量教育发展新征程。

  2024年,经开区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全力实现招大引强再创突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之“进”撑起经济发展之稳等。

  坚持筑巢引凤、做优生态,全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破除瓶颈、集聚资源、厚植优势等。

  坚持全域谋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牢固树立“把经开区作为景区建设”理念,坚持精品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并重,全力补齐发展基础配套短板,打造产城融合综合示范区等。

  坚持居安思危、筑牢底线,全力打好安全风险防控攻坚战。树牢极限思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守好安全发展底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