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只有一个,梦想可以改变

大一学生割肝救父放弃从军梦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手术后的石怡保和父亲 陆麒雯摄

□记者刘志松

  “梦想可以创造,父亲只有一个。我的生命是父亲给的,为了父亲我愿付出一切。”3月26日,远在宁波市割肝救父的石怡保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石怡保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老家在洛阳市嵩县。

  3月26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石怡保的班主任)夏莹对记者说,石怡保从交通学院转到建筑学院时间不长,就要求请假一个月。开始他只说是陪父亲去外地看病,后来才了解到他是割肝救父。

  据石怡保介绍,他来自豫西农村,姐弟三人有两个在上大学,一个念高中。为了供应他们上学,农忙时父母在田里干活,平时就到全国各地打零工。

  去年暑假,他接到电话,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生病了。连续三天吐血、便血,情况不容乐观,一起打工的老乡把他父亲送回老家。

  经过当地医院检查,父亲患重度肝硬化伴肝恶性肿瘤,必须马上进行肝肿瘤切除手术。但由于重度肝硬化导致术后效果不佳,一直出现腹水,一家人愁得寝食难安。

  此时,在宁波工作的亲戚打来电话,称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的诊治水平在当地颇有口碑,不如到宁波看看。

  今年2月,石怡保的父亲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宁波。经检查,父亲的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如果不及时进行肝移植,随时会因肝脏衰竭而危及生命。

  医生给出两套治疗方案:等待公民去世后肝脏捐献或者亲属活体肝脏捐献。由于当时临近春节,石怡保父亲暂时出院和家人一边过节,一边等待社会肝源。

  然而,无情的病魔步步紧逼,石怡保父亲再次因为严重腹水入院治疗。他的伯父专程从老家赶到宁波,主动提出进行亲属间活体肝移植。

  经过筛查,石怡保的伯父和母亲都因为不符合条件被排除。这时,石怡保和弟弟也都站了出来。经过严格筛选、综合考虑供肝质量等诸多因素,石怡保成为最佳人选。

  “儿子一直想参军,如果把肝给了我,兵就当不成了。”父亲心疼石怡保,不忍心接受。石怡保反而安慰父亲:“我还年轻,梦想可以创造,可父亲只有您一个啊。”

  3月15日,在紧邻的两个手术室里,医院的专家团队为父子俩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整个过程衔接顺畅、配合密切。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石怡保的右半肝脏成功移植到了他父亲的体内,恢复血流灌注后,移植的肝脏迅速恢复血色。两天后,恢复顺利的父亲从移植病房转到普通病房,和儿子住在了一起。手术后第5天,复查显示,石怡保被割去的肝脏已经长了30%。3月22日,石怡保出院。医生预计,在3个月内,石怡保的肝脏就会长到接近正常的尺寸。

  3月25日,出院后的石怡保到医院看望父亲。这几天,他打算在母亲的陪同下返校,临走前,他向父亲告别:“爸,咱先把身体养好,以后会越来越好。”

  终于要回到久违的校园了,这位酷爱打篮球的男孩期盼着能早日回到心爱的球场,把失去的腹肌练回来。

  石怡保割肝救父的消息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传开后,师生们纷纷为之点赞。3月26日,石怡保刚入学时(交通学院汽车制造专业)的班主任王铁映告诉记者,石怡保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平时热爱运动,与同学相处融洽,闲暇时还到学校食堂勤工俭学。看似高高大大的他,其实心很细,平时还乐于帮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