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彗星表面巨石活动有“火箭效应”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黑暗无边的茫茫宇宙中,一颗被人类编号为67P的彗星,彗核拖拽着庞大的彗发和彗尾运行到近日点时,突然,彗核表面一块直径30米的巨石从原有的位置向北运动迁移了约140米。
这一极细微的变化,正巧被欧洲航天局(简称欧空局或ESA)派遣的伴飞探测器上的相机拍摄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史弦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彗核图像数据后确认,这一事件发生在2015年10月3日,巨石突然运动迁移的原因,可能是石块内部挥发冰的不对称喷发导致的“火箭效应”。
近日,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史弦介绍,2014年至2016年,欧空局罗塞塔空间任务对67P彗星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伴飞探测,从而能够穿过彗发和彗尾,近距离监测彗核,探测器上搭载的科学相机系统,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彗核活动和演化图像数据库。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