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素莲:戏曲与公益共绽芳华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裴素莲深入乡村为群众义务演出

□记者刘志松

  今年59岁的裴素莲曾经是辉县市艺术学校的教师,也是辉县义工团队的优秀志愿者。这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全身心地投入到传统戏曲的传承。她将教培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融合,使之成为义工团队公益活动中的一抹亮色。

  2016年,裴素莲退休后,深刻领悟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项意义深远的传承阵地。她心怀热忱,开办免费培训班,培训舞蹈、戏曲学员100余人,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构筑起优质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近两年来,她将戏曲班的教学活动融入志愿服务的广阔天地。她不辞辛劳地组织文艺志愿者参与辉县义工义剪小组公益活动,翻山越岭,深入偏远的乡村角落、村庄社区以及城市广场,为老人们送去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服务。志愿服务入乡村包含政策宣讲、义剪、义演、义诊、非遗文化剪纸作品展、健康保健知识传授等多元化志愿服务,被乡亲们称为文明集市进乡村。她和文艺志愿者把那些深受老人们喜爱的经典传统戏曲剧目,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老人的家门口。

  裴素莲亲力亲为,悉心指导戏曲爱好者们的每一个动作姿态,雕琢每一个神情韵味,让传统戏曲的迷人魅力在新时代的乡村沃野绽放,也让更多的人深切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益活动相互交融所衍生出的感染力与独特魅力。

  2023年,在辉县市举办的“小游园,唱大戏”戏曲大赛舞台上,经她指导的学员凭借扎实深厚的功底与精彩表演,在众多实力强劲的参赛者中崭露头角,斩获佳绩。冯梦青荣获三等奖,靳小云表演的《花木兰》更是英姿飒爽,将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裴素莲紧紧跟随着时代的步伐,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老师携手并肩,大力开展一系列创意十足且极具教育意义的创作编排工作。他们精心雕琢的小品《志愿服务进万家》鲜活地呈现出义工的无私大爱与默默奉献;《共城好人丁振娥》传颂丁振娥帮助十个家庭找到走失幼童的动人事迹。郑月玲、张岭、郭爱杨等学员参与排演,在一次次演出中演技得到不断提升。

  为了带动更多人融入志愿服务,2023年秋,裴素莲组建辉县市教体局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邀请之前的老同事一起发挥余热,既丰富了晚年生活又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历经多年的辛勤耕耘与默默奉献,裴素莲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24年,她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码头(中国舞蹈)荷花奖,同时,还荣获2024年第九届中国戏剧码头(河南豫剧)梅花奖。

  裴素莲用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挚爱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执著,在文明共城建设征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吸引并感染着更多的人踊跃投身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