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工到励志榜样延津青年靠奋斗脱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吴广明出版的部分书籍
吴广明幸福的一家
□记者刘志松
3月19日下午,延津县玉成实验学校的操场上座无虚席,3000余名师生和部分学生家长一起,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励志演讲,此次演讲的主讲人是该县青年吴广明。
今年43岁的吴广明出生于延津县司寨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曾经家境贫困,高二时他就辍学打工,先后在工地上搬砖、在饭店当服务员。
“那时候,我们几十个人睡在用石棉瓦临时搭建的工棚里,经常天不亮就被工头吆喝着赶往工地,直到日落西山才收工。”吴广明说,在他刚开始打工时,不仅经常吃不饱,还经常挨骂,辛辛苦苦干一天的工资才十二三元钱。
“尽管当时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我一直坚持自学。”回想起当时打工的艰辛,吴广明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记者从他口中了解到,平日里下了班,工友们喜欢聚在一起喝啤酒、“斗地主”,而他则喜欢找个安静的角落看书、抄写好词好句,为此还遭到嘲讽。
在打工期间,吴广明创作的散文、诗歌在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这期间,他写了十几万字的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为了能够出版,吴广明骑自行车历经九天十夜的风餐露宿,到北京找名师指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先后出版了《浪漫的黄土地》《依然在前行》《九天十夜》等。
“这时候的我虽然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个人的终身大事始终没能解决。”吴广明说,为了能让自己娶上媳妇,父母可谓操碎了心,为了攒钱凑彩礼,全家人省吃俭用,父亲还到处捡破烂,但每次相亲均被对方以“家里穷、个子低”为由拒绝了。
在此期间,吴广明还把自己打工挣来的钱和家中的多年积蓄投到担保公司,可不到一年全部打了水漂,万念俱灰的他曾多次想到了轻生。直到36岁时,一个比吴广明小16岁的正读大二的女孩无意中闯进了他的生活。尽管年龄、学历相差悬殊,但两人在交往中相知相爱了。
“当父母听说我跟一个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女大学生谈恋爱,他们极力反对,担心我将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吴广明说,当时这事在亲朋好友看来几乎毫无可能成功,但谁也没想到女孩大学刚毕业就跟他领了结婚证。如今,他们的长子已上幼儿园,次子也牙牙学语,并全款在县城购买了住房和代步工具。
“吴广明从当初身无分文的农民工到现在有房有车的励志榜样,最大的秘诀就是敢于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吴广明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表示,吴广明的经历让人们“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找到希望”,使本村和周边村庄的农村青年受到启发,激励他们重拾信心、点燃希望。在吴广明的影响下,村里的几名大龄青年通过努力也陆续在县城娶妻生子。
“穷,曾经是我们家里的最大特点;快乐和幸福,如今正像潮水一样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这番话时,吴广明的脸上掩饰不住喜悦和兴奋,“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为了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