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教科书式救助是“人员协作+设备支援”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姬国庆
6月14日6时40分,辉县市体育场内上演了惊心动魄的救援一幕。一名正在晨练的中年男子突发急症,瞬间昏厥倒地,口吐白沫,失去意识。(《平原晚报》6月17日A05版报道)
辉县市的众多好心人合力实施教科书式救助,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并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值得为所有参与急救的好心人点赞。
正如这条新闻标题所言的那样,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急救”。若救治及时有效,就可以让患者得以重生;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这名患者是中年男子,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若这根“顶梁柱”倒下了,将影响到家庭命运。
就在这生死之间,众多好心人不约而同地迅速集结,在现场自发组成了一个“急救小组”,立即开始对中年男子施救。
马继文、冯素云凭借着急救专业技能,轮流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默契配合,为救治中年男子提供了医疗人员急救保障。心肺复苏既是一项急救专业技能,也是一种需要付出大量体能的力气活。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急救专业技能,或没有足够的体能,是很难达到“高质量心肺复苏”效果的。
正是马继文、冯素云“技能+体能”的双重给力,才为后续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有别于其他救助的亮点是,他们在现场就及时拿到了专用应急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就在马继文、冯素云施救的同时,另外一名好心人争分夺秒地取来了体育场配置的“救命神器”。在专业急救设备与持续心肺复苏的共同作用下,该男子最终成功恢复了自主呼吸与心跳。
正是有了“救命神器”的及时显威,才让这次急救如虎添翼,为成功救助中年男子提供了有效的医疗设备保障。
综合来看,在急救中年男子的过程中,人员到位,每一位“急救人员”都表现得十分出色;医疗设备到位,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在这场救援中,人员协作与医疗设备支援相互配合,实现紧急救助的高效,堪称非常完美的教科书式急救,这是让患者及时化险为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