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戴上红领巾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李印唐(新乡市)

  1955年夏天,当时正上小学的我接到老师通知,让我代表少先队给来学校作报告的战斗英雄戴红领巾,而来学校作报告的战斗英雄名叫宋学义。

  那天下午2时30分左右,宋学义在一群人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在主席台上就坐,会场上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主持人宣布:“少先队给英雄敬献红领巾!”我双手捧着红领巾,走到战斗英雄宋学义面前,向左转,行注目礼。宋学义站起身来,弯下腰,让我把红领巾给他戴上。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宋学义还了我一个军礼,我向右转,再往后转,稳步走下主席台。

  当时的宋学义年龄在40岁左右,中等身高,上身穿老式粗布布衫,脚穿老式布鞋,很是朴素。宋学义讲了他们的英雄故事,说在1941年,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下,六班的战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子弹打完后,日本兵已经追到他们跟前。前面是日寇,背后是万丈悬崖,根本没有退路可走。为了不给日寇留下完整的枪支,他们把自己的枪砸烂,扔下悬崖。这时,几百个日本兵举着枪对准他们,嘴里叽里呱啦喊着让他们举手投降。马宝玉拔出腰里仅剩的一颗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力扔向敌人,和四个战友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他们五个人中,有三人牺牲,只有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悬崖上长出的树枝挡住,摔成重伤,后被当地群众救起......

  那时天气很热,宋学义不停地喝水、擦汗,最后,干脆把布衫脱下来,放在桌子上,光着脊梁,戴着红领巾给我们作报告。

  在当时,我们没有听到“狼牙山五壮士”这个称呼。1958年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上映后,电影中扮演宋学义的演员形象和真实的宋学义略有不同。这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需要。真实的宋学义,虽然没有高大伟岸的身材,没有口若悬河的豪言壮语,仍是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