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输液“冲血管”防卒中?
医生:无足够科学依据,良好生活习惯是关键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季节交替、天气转凉,不少老年人选择通过输液“冲冲血管”,以期预防脑卒中。这种看似“保险”的做法,真能达到预期效果吗?是否有科学依据支撑?针对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首峰。
刘医生指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输液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促进部分脑组织修复,但是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通过输注活血化瘀、降低血液黏稠的药物,达到预防脑卒中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刘医生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并无足够科学依据能证明换季输液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他解释,通过静脉输液进入人体的药物,会很快通过肝肾代谢,或经胃肠道直接排出体外,无法在体内长时间留存,起不到预防脑梗的作用。
更需注意的是,健康人若进行不适当的输液,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刘医生指出,不必要的输液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增加肝肾功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因此是否输液一定要经过医生评估。
既然输液预防不可取,那么该如何科学预防脑卒中呢?刘医生强调,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能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发生概率,要重点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这三大核心指标,同时远离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脂患者需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合适水平。糖尿病患者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此外,刘医生特别提醒,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此类患者需长期坚持服用相关药物,切勿随便增量或减量,否则可能造成病情反复的风险。
刘医生还表示,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关键。保证每晚7到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体力恢复,减少压力激素分泌,更好地维护脑血管健康。
同时,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可选择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除了做好日常预防,快速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也非常重要。刘医生指出,若出现言语不清,或单侧肢体活动障碍、麻木等情况,往往高度提示可能存在脑卒中风险,此时需及时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
刘医生强调在发病后4个半小时内到达急诊,且符合适应证并接受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症状。
据《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