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运动后 肌肉原地变肥膘?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
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因为肌
肉和脂肪本身就是两种物质,并不能相互转化。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将近期热门的健康流言“一网打尽”,快来看看你被忽悠了没?
流言放弃健身后肌肉变脂肪
真相 有健身习惯的人如果停止训练,肌肉就会逐渐原地变成脂肪?其实不然。肌肉和脂肪都是身体组成不可或缺的成分和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们是身体中两种不同的物质。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主要含有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则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肌肉和脂肪在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方式上完全不同,不可能互相转化。
停止运动后,表面看起来肌肉体积变小了,脂肪体积变大了。究其原因,是停止运动后,肌肉纤维会因为缺乏刺激而逐渐萎缩。这意味着肌肉纤维变细、变小,肌肉量减少,力量下降,但肌肉纤维本身并不会变成脂肪细胞。
同时,停止运动后,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如果饮食中的能量摄入没有相应减少,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其实质是能量过剩导致的脂肪堆积,并不是肌肉“原地”变为脂肪。
流言不吃晚饭能瘦得更快
真相 靠不吃晚饭来减肥,看似这样瘦得更快,其实是个假象。
不吃晚饭可能会导致短期内体重下降,但这主要是因为减少了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
长期来看,不吃晚饭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身体为了储存能量而增加脂肪储备,反而更容易发胖。此外,不吃晚饭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能量不足和情绪波动。
健康的减肥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是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晚餐,如:蔬菜、瘦肉和全谷物,并保持规律的三餐饮食。迈开腿是通过规律和适度的运动来增加热量消耗。建议晚餐时间安排在睡前2到3小时,避免过晚进食影响消化和睡眠质量。
与此同时,科学的减肥不仅要看每一餐的摄入量,更要关注全天的营养平衡和长期的生活习惯。
流言“鼠标手”不需要治疗
真相“鼠标手”是腕管综合征的俗称。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劳损,不需要治疗,不舒服时按摩几次就好。这其实是一种误区,“鼠标手”如果发展到晚期,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鼠标手”即腕管综合征的实质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压迫神经所致。在人体手腕部掌侧有一个骨性纤维管道,称为腕管。长时间重复手腕动作等原因挤占了腕管空间,就会引起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出现手指疼痛、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肌肉萎缩甚至残疾。
专家建议,在早期刚开始有“鼠标手”症状,比如轻微的麻木,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发作频率也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拉伸、腕部热敷、理疗,或口服消炎、消肿药物治疗。如果进展比较快,甚至手部出现了肌肉萎缩或无力,就需要到医院去就诊。如果损伤比较重的话,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如何避免或者延缓造成“鼠标手”呢?专家提醒,使用鼠标要注意正确姿势:手腕平直,肘部90度弯曲,用大臂带动鼠标移动;坚持“20+20法则”:连续操作鼠标20分钟后,让手腕休息20秒;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
流言哺乳妈妈生病不能吃药
真相 不少哺乳期的妈妈担心,生病吃药后乳汁里会有药物残留,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
哺乳期妈妈的确不能盲目服用药物,但绝大多数药物还是相对安全的。如果妈妈生病不吃药,会加重病情,反而更不利于宝宝健康。
哺乳期妈妈在用药之前可以先查阅哺乳期药物安全评价体系,其中药物哺乳风险等级分为L1—L5。L1—L2的药物,基本不影响母乳喂养,可以安全服用。而L3—L5类药物需要谨慎,一定要遵医嘱服用,并且现在各大三甲医院都有线上问诊,可找专业的药师进行咨询。“如果病情较重,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并告诉主治医生目前处于哺乳期,同时询问服药期间是否需要暂停母乳喂养。
流言腹泻能清肠需禁食
真相 有些人认为腹泻可以将感染的病原体排出体外,有清肠作用,因此在腹泻的时候可以暂时先不用进食。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腹泻的时候,只有科学的饮食管理,才能够更加有利于我们身体的恢复。
患肠道传染病时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意味我们的肠道正在与病原体进行“战斗”。所以说,腹泻确实是机体清除病原体和毒素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腹泻的时候如果完全禁食,这种做法不可取。
这是因为机体通过腹泻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同时,也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此时完全禁食,容易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对于老人、儿童还有一些体弱多病的人群,则会引起一些比较严重的脱水,出现低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
因此,当出现腹泻的时候应该及时适当地补充水分,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功能性饮品,也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适当食用一些比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食用过生、过冷、刺激性、辛辣性、产生胀气或者油腻的食物。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