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我们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有一种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吃法,就是生吃。很多人认为生吃食物更能保证营养不被破坏,对于鸡蛋来说,也是这样吗?
安全性角度
鸡蛋外部有鸡蛋壳的保护,可以预防大部分的外部污染,但是仔细观察鸡蛋壳上有很多小孔,这也使得外部的细菌和污染物有机会侵入到鸡蛋内部。鸡蛋很容易被沙门氏菌感染,人吃了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之后,会出现腹部痉挛、腹泻、发烧,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最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沙门氏菌最好的遏制方法就是充分加热,100度以上即可杀死,低温则有助于抑制细菌繁殖。所以,如果想避免细菌对人体感染,就是对食物进行充分加热,保证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加热至凝固的状态。
营养吸收方面
鸡蛋从生的变成熟的,从本身的营养成分上来说,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考虑食物对人体的效果时,还要将吸收率考虑进去。不同的烹饪方式,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体吸收率:煮蛋>嫩炸>炒蛋>开水冲>老炸>生吃。其中煮蛋的消化吸收率是100%,而生吃只有30%~50%。可见那些声称吃生鸡蛋更营养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怎么吃鸡蛋才最好
最好的煮鸡蛋方法是:冷水下锅,水要没过鸡蛋,沸腾后3分钟~5分钟捞出即可,如果煮的时间比较短,也可以在热水中闷一会儿再捞出。这样,煮熟的鸡蛋鲜嫩有弹性、蛋黄刚好熟透,既保证了安全,又保存了营养。
据《健康养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