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
      

原兴街道西街社区低保户的情怀

□ 记者 李蕊

“我想问问,社区居民低保户标准是啥?我究竟符合不符合条件?”

10月8日,国庆假期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原阳县原兴街道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毛进喜办公室里,风风火火闯进来一位中年妇女,冲着毛进喜说道。

“怎么了?王玉霞,平常你不是这个样子的。看看,喉咙都嘶哑了!来,喝杯水,慢慢说。”

毛进喜递过一杯水,王玉霞接过水杯说:“我家的低保到底打算怎么办?你要是再推,我就有意见了。再说了,我家现在收入多了,孩子也参军了,我就是兵妈妈。再吃低保,我脸上挂不住。前几天,孩子专门来信问我低保退了没有?”

王玉霞是来申请退低保保障待遇的。几年前,王玉霞丈夫罹患肺癌,花费几十万元,也未能留住生命。祸不单行,丈夫走后当年,婆婆又患恶性肿瘤,社区为王玉霞家按政策办理了低保。王玉霞骨子里有股不认命、不服输的秉性,开店铺、摆地摊、卖烧烤……家里条件渐渐好转。今年,她儿子又响应政府号召,应征入伍。

鉴于王玉霞家的情况,社区居民代表先后三次不批准她的退保申请,王玉霞想不通,拗脾气上来,非退出不可。于是,她就找到毛进喜办公室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这种争着退低保的故事,在西街社区并不少见。文明新风的鲜花,正在社区处处开放。

社区居民费广森,今年73岁,没有儿子,社区为他办了低保。费广森人老心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跻身公益岗位。近段时间也嚷嚷非要退出低保不可:“我虽然70多岁了,但我有吃有喝的,每月打扫卫生还有1000多元的收入,我要把低保让给更困难的人。”

据悉,文明鲜花的盛开,是原兴街道西街社区党支部一班人潜心浇灌、辛勤耕耘换来的。该社区党支部创建了“民声流水线”党建品牌,并延伸出两大板块。一是暖心惠民,开通“心愿快递”。推进党员干部“沉在社区”,发放心愿卡。每个党员联系3户至5户居民,从思想、生活、就业、收入等方面,进行保姆式包联服务,一年来,党员先后为居民办实事好事近2000件次。

二是倾力打造“人文西街”。因地制宜开展红色家园、党史学教阵地,先后投资50万元,建成红色家园浸润室、居民学习活动室,接待各地参观学习人员近20万人次。此外,开辟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建西街文化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志愿服务团队的优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切实打造社区文化氛围浓郁、红色元素凸显的和谐幸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