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 李蕊) “没想到过去人见人怕的蚂蟥,现在竟然成了我们发家致富的宝贝。”10月9日,新乡县翟坡镇任小营村党支部书记任家荣高兴地对记者说。该村将发展水蛭养殖作为乡村振兴产业结构的有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任家荣口中的蚂蟥学名叫水蛭,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在《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庆假期,在任小营村水蛭养殖基地内,数以万计的水蛭迎来第一茬丰收捕捞。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望着收获在即的水蛭,任家荣谈起了养殖历程。他说,今年过年期间,根据上级党委鼓励乡贤回乡创业精神,该村召集返乡成功人士座谈,并听取乡贤对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的建议。经过多次探讨和向乡贤深入了解水蛭养殖事宜,加上团队去往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以及多次咨询专家意见,并多方评估,大家一致认为水蛭养殖可行。村成功人士负责投资和技术,村里为其提供场地,并和多家医药公司签订了绑定销售,形成产销一条龙。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培育,国庆假期,水蛭养殖基地内,数以万计的水蛭迎来第一茬丰收捕捞。“我们的水蛭品质优良进行烘干加工后,可制成水蛭成品。”任家荣对记者说,他们捕捞的水蛭将销往重庆、河北等地区。
据了解,任小营村水蛭养殖项目占地6500㎡,养殖池塘4个、养殖大棚3个,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5%。村民们可利用闲暇时间去往水蛭养殖基地工作。该基地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100人次,带动了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