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养生有道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2月2日 星期

远离青壮年“猝死” ICU专家有话说


本报讯 (记者 李文奇) 近日,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不幸“猝死”的消息让人们唏嘘不已,扼腕痛惜。11月29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ICU专家涂博,告诉大家“猝死”背后那些事。

“猝死”,定义为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涂博介绍, 能够让人瞬间“猝死”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脏以冠脉缺血最可怕,突然的“胃痛”“肩膀痛”“咽喉痛”“胸痛”往往是第一症候,不敢大意。这类猝死的病人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诱因:疲劳过度。假如疲劳过度再加上过度酗酒,危险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

作为ICU科室专家,涂博平日接触的都是危重病人。涂博曾接收过多例年轻人“猝死”患者,年龄都在19岁左右。2018年3月、5月,连续有青年通宵上网后“猝死”,其中一例因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但因脑缺氧时间过长,现仍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今年夏天,驻新某高校一名大学生,运动中突然出现“猝死”。不过幸运的是,经过涂博他们的紧急施救,人最终被抢救了过来。

涂博说,他们的家属普遍认为患者平素很健康,没什么问题。“人能憋死也能累死,不分年龄。” 涂博表示,工作张弛有度比较好,平时生活不规律、劳累、工作压力大,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猝死”。

此外,涂博强调,“猝死”救治时机尤为重要,时间只有4分钟,一旦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其死亡率极高。而“猝死”的患者在发病前和到达医院之前,如果能够得到目击者的协助支持,在到达医院之后的生存概率会有所提高,因此急救技能的普及,对提高自救及救人能力非常关键。

从2018年8月开始,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志愿者小分队每周定期到市人民公园,积极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手把手地在公共场所演示、讲解、教授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群众掌握急救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急救能力,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传递了市二院的医者仁心。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